为什么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究会迎来谢幕,那么万一接普京班的人是个亲美派,中俄现在抱团取暖的局面会不会一夜翻车? 普京今年72岁,从2000年上台到现在,俄罗斯的内政外交几乎都刻着他的印记,中俄关系能走到今天的“历史最好时期”,他的战略眼光和强硬立场是关键。 但再硬朗的汉子也敌不过时间,他终究会迎来谢幕,而俄罗斯的权力交接从来都是雾里看花,谁也没法打包票下一位掌舵人会沿着他的路子走。 就拿俄罗斯的权力交接史来说,那简直就是“政策急转弯”的舞台。叶利钦作为俄罗斯首任总统,刚上台时就把亲西方玩到了极致,1992年跑到美国和布什签《联合声明》,宣称不再把对方当对手,还答应削减战略武器,就为了换美国那45亿美元援助。 那段时间他一年到头往西方跑,把俄美关系捧成“首要位置”,对东方几乎没怎么正眼瞧。可结果呢?美国承诺的援助大多是空头支票,24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实际到账也就150亿,还全是进口信贷,对俄罗斯经济压根没起作用。 直到后来北约东扩、美国支持独联体国家制衡俄罗斯,叶利钦才慢悠悠转向“双头鹰”外交,想起要和中国建战略伙伴关系。 仅仅因为领导人的判断和利益诉求变了,一个国家的外交方向说拐就拐,今天的“伙伴”明天可能就成了“路人”,这种先例摆在那,能不让人多留个心眼? 还有现在中俄“抱团取暖”的底子,说白了还是利益捆在一起。这些年俄罗斯给中国送石油、送天然气,中国给俄罗斯送工业品、搞基建,大家各取所需。2024年俄罗斯对华出口石油1.08亿吨,液化天然气830万吨,连续多年都是中国最主要的原油供应国。 但这层利益绑定其实没那么牢不可破,2025年刚开年,俄罗斯对华液化天然气出口就降了22.4%,石油出口也少了12.6%,出口额更是跌了近两成。这还只是市场波动带来的变化,要是换个亲美派上台,情况只会更夸张。 要知道美国手里的筹码可不少,比如解除对俄经济制裁、放开高科技产品出口,这些都是俄罗斯急需的。 当年叶利钦不就是被这点好处勾着走了弯路?要是下任领导人也犯同样的毛病,为了抱美国大腿,缩减和中国的能源合作,甚至在国际事务上跟着美国站队,中俄现在的好局面可不就一夜翻车了?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国内从来就不缺亲美势力。苏联解体后那几年,亲西方的思潮在俄罗斯精英阶层里相当有市场,觉得跟着美国就能过上好日子,这种想法直到现在也没彻底消失。 对俄罗斯政客来说,亲美能拿到的短期好处可能比跟中国合作更直接,比如美国牵头的国际组织入场券、西方资本的投资,这些都可能成为他们背叛现有合作的诱因。 而且美国最擅长搞这一套,当年对叶利钦用糖衣炮弹,现在对付俄罗斯的反对势力照样有办法,只要给够好处,让亲美派上台后调转枪口不是没可能。 正是看透了这些门道,中国早就开始提前布局了,根本没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2024年中国进口原油5.5亿吨,虽然俄罗斯占了1.08亿吨,但还有中东、中亚、南美等多个来源地。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搞能源进口多元化,就是怕哪天某个供应国掉链子。 在国际事务上也是如此,中国一边和俄罗斯合作,一边也在深化和东盟、中东国家的关系,搞“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为了构建更稳固的利益网络。这种布局不是不信俄罗斯,而是明白在国际博弈里,“靠人不如靠己”才是真理。 说到底,防着点俄罗斯不是怀疑现在的友谊,而是看清了国际政治的本质。叶利钦的例子就在眼前,利益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一个国家的外交转向,更别说领导人直接换了路子。 中国提前留一手,搞能源多元化、扩宽外交朋友圈,不过是为了在未来的变数里站稳脚跟,这不是小气,而是实在的生存智慧。
为什么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
兰亭说事
2025-10-20 16:52: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