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我们不能把所有武器都交给乌克兰,我不能让美国陷入危险。” 10月1

士气沉沉 2025-10-20 16:55:44

特朗普:“我们不能把所有武器都交给乌克兰,我不能让美国陷入危险。” 10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了福克斯新闻网的长篇采访,期间谈及乌克兰局势。 记者:你是否从普京那里感受到,他准备在不夺取乌克兰大片领土的情况下结束这场战争?特朗普:“他(普京)肯定会夺走一些东西,毕竟那是他们通过战斗(夺取)来的。”——我们不能把所有武器都交给乌克兰。我们根本做不到。我对泽连斯基和乌克兰一直很友好,但我不能让美国陷入危险。 这番话的背后,透露出一种对力量和结果的现实主义认知,与当前拜登政府所强调的“恢复乌克兰主权完整”的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对结果的预判,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他对于武器援助的限制性看法。在他看来,无限度的支持不仅可能无法换来理想中的结局,反而可能将美国拖入一个无法预测的深渊。 特朗普所说的“危险”,具体指什么?这并非空泛的词汇。它指向的是一种复合型风险,既有直接的军事风险,也有深层的战略风险。 直接的风险在于,向乌克兰提供某些尖端武器,比如远程导弹,可能会被解读为美国直接参与对俄攻击,从而引发两个核大国之间的正面冲突,这是任何一位美国领导人都必须极力避免的局面。 而更深层的风险,则关乎美国自身的国力消耗。特朗普一直以来都强调,美国自身的资源是有限的,无休止地向海外输送武器和资金,会掏空美国的军火库,削弱本土的防御能力。 他曾在多个场合抱怨欧洲盟友在防务开支上“搭便车”,认为他们应该为乌克兰的安全承担更多责任,而不是让美国独自买单。 这种思路并非特朗普一人独有,它在美国共和党内部有着相当广泛的共鸣。 虽然像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这样的传统建制派依然坚持大力援助乌克兰,但以马乔丽·泰勒·格林等人为代表的“自由党团”则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些钱更应该用在美国国内,比如解决边境问题或提振经济。 特朗普的这番表态,无疑是为这股“孤立主义”或“非干预主义”思潮注入了强心剂,也让外界开始认真思考,如果他重返白宫,美国的对乌政策将会发生怎样180度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表达对乌克兰援助限制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补充一句“我对泽连斯基和乌克兰一直很友好”。 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恰恰反映了他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独特风格——将个人关系与国家利益清晰分开。他可以与某国领导人保持良好的私人交情,但这并不会妨碍他在国家利益层面做出强硬的、甚至交易性的决策。 回顾他执政时期与普京的互动,从赫尔辛基峰会上的种种表现,到对“北溪-2”项目的复杂态度,都显示出他并不完全遵循传统外交的框架,而是更倾向于一种基于实力和直接利益的博弈。 这种行事风格,让欧洲的盟友们感到不安。他们习惯了美国作为全球安全提供者的角色,习惯了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联盟体系。 而特朗普所传递的信号是,联盟关系或许需要重新“定价”,安全承诺可能不再是绝对的。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它可能会让一些国家开始怀疑美国的安全保障是否可靠,从而寻求更加独立自主的防务策略,这将在长远上改变整个跨大西洋联盟的结构。 这场关于援助乌克兰的辩论,已经远远超出了武器本身。它演变成了一场关于美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国家利益的定义以及联盟价值的深刻讨论。 当特朗普说出“不能让美国陷入危险”时,他实际上是在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了维护一个遥远国家的主权,美国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又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不同的回答将塑造出完全不同的未来世界格局。那么,在你看来,一个大国在避免自身卷入冲突与阻止侵略之间,那条微妙的界线应该划在哪里呢?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