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很懂特朗普!当美国各地爆发2600场近700万人参加的反特朗普集会,口号是:不要国王!此时,万斯想到的不是劝解和平息,而是火上浇油,专门制作特朗普戴上皇冠的AI视频,视频最后还让在集会上手撕皇冠的佩洛西跪下了,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万斯对特朗普的心思拿捏得可谓精准到了骨子里,这种精准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他对特朗普政治需求和支持者心理的深刻洞察之上,更源于他自身从特朗普批评者到忠诚盟友的彻底转变。 想当年,万斯还曾在短信里骂特朗普是“美国的希特勒”,在文章里将其形容为“文化海洛因”,可当政治野心逐渐清晰,他果断转向道歉表忠心,最终不仅获得特朗普的谅解,还一路逆袭成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这样的转变让他比谁都清楚,如何用最对味的方式迎合特朗普的喜好。 而这场规模浩大的抗议活动并非偶然,而是“50501”草根运动持续发酵的结果,该运动自2025年特朗普连任以来就不断组织反特活动,从2月的“不是我的总统日”到4月的“住手”抗议,参与人数从300万一路攀升至700万,若这一数字得到确认,将成为美国60年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活动之一。 抗议者的诉求直指特朗普的“独裁”倾向,反对其削减医保资金、驱逐移民、限制媒体权利等一系列政策,连欧洲多个城市的美国大使馆外都有民众声援。 按理说,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民意反弹,政治人物通常会选择降温或解释,但万斯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背后藏着明确的政治算计。 他深知特朗普从不擅长妥协,面对批评向来以强硬反击回应,而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也恰恰吃“绝不示弱”这一套,用带有挑衅意味的AI视频反击抗议声音,既能巩固基本盘,又能将舆论焦点从政策争议转移到政治对抗上,可谓一举两得。 视频中选择佩洛西作为恶搞对象,更是万斯精心挑选的目标,佩洛西作为民主党核心人物,与特朗普积怨已久,此前就曾因违规在防疫期间去美发店却不戴口罩,被特朗普连发推文攻击“伪君子”,两人的对立早已深入选民认知。 万斯让佩洛西在视频中下跪,不仅能精准戳中特朗普对政敌的打压欲,更能让支持者获得强烈的情绪满足。 这种人身攻击式的政治表达,在特朗普的竞选策略中早有先例,他曾发布竞选广告放话“一加仑敌人血换一滴美国人血”,用极端言论吸引眼球;也曾通过动画视频推广“大而美”法案,将政治宣传与通俗形式结合。 万斯显然继承了这种风格,并用AI技术升级了表现形式,让政治对抗变得更具娱乐性和传播力,特朗普对视频的高度认同并转发,同样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逻辑。 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的政治明星,特朗普深谙争议性内容的传播价值,即便此前他转发的视频曾被推特贴上“被操纵媒体”标签,竞选广告也因涉嫌纳粹标识被脸书删除,但他从未放弃这种宣传方式。 对他而言,视频是否客观不重要,能否激发支持者热情、能否制造话题才是关键,当前特朗普政府正面临300多起法律诉讼,从关税政策到移民改革,从高校经费冻结到政府机构裁员,诸多政策引发广泛争议,联邦政府还陷入预算僵局导致停摆,此时转发这样的视频,既能转移公众对执政困境的关注,又能塑造自己“绝不低头”的强硬形象,对冲抗议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一事件更折射出当下美国政治极化的严峻现实,民调显示,73%的美国民众认为政治暴力是当前主要问题,76%的人认为社会分裂对民主构成严重威胁,两党对立程度已达到近几十年来的峰值。 万斯的“火上浇油”并非孤立行为,而是美国政治生态的必然产物,在极化格局下,中间选民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巩固核心支持者成为竞选的关键,这使得政治人物更倾向于采取极端言论和对抗性策略,而非寻求共识。 万斯作为被特朗普选中的“政策人选”和“执政人选”,其角色定位就是在特朗普不便直接强硬表态时,充当“攻击犬”的角色,这种分工让特朗普既能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又能持续向对手施压。 更值得玩味的是,万斯能做出这样的操作,也离不开他背后的政治资源网络,他凭借与硅谷大佬彼得・蒂尔的渊源,获得了马斯克等富豪的支持,还通过小特朗普的引荐打通了特朗普团队的核心圈层,这些资源让他清楚地知道何种策略能获得内部认可。 从参议院中推动特朗普议程,到在刑事审判期间为其辩护,再到此次制作AI视频,万斯的每一步都在强化自己“特朗普头号粉丝”的形象,这不仅是为了当下的竞选需求,更是为了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这场看似荒诞的AI视频风波,本质上是美国金钱政治、极化政治与社交媒体传播相结合的产物,当政治宣传沦为人身攻击,当政策辩论让位于情绪对抗,受损的最终是美国的民主根基。 700万人的抗议声没能换来理性对话,反而催生了更具挑衅性的政治表达,这或许就是当下美国政治最无奈的现实——越是分裂,越要对抗;越是对抗,越是分裂,陷入难以挣脱的恶性循环。 而万斯和特朗普的一唱一和,不过是这场恶性循环中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注脚。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