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外长指出特朗普与普京布达佩斯峰会取消的责任人 10月21日,匈牙利外长西

未央秘史 2025-10-22 10:42:28

匈牙利外长指出特朗普与普京布达佩斯峰会取消的责任人 10月21日,匈牙利外长西亚尔托就普京与特朗普布达佩斯峰会发表声明,坚称峰会仍将举行,但未明确具体时间。 匈牙利外长西亚尔托将特朗普与普京布达佩斯峰会陷入停滞的责任指向好战政治精英及其控制的媒体,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 先看峰会本身的筹备轨迹,上周特朗普刚宣布将与普京在布达佩斯会面,西方媒体就抢先放出“峰会已取消”的消息,这种未卜先知式的报道显然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而是有意制造“既定事实”的舆论引导。 要知道,美俄高层会晤的筹备本就复杂敏感,10月20日鲁比奥与拉夫罗夫的电话会谈效果不佳,背后很难说没有好战势力的暗中施压。 美国国内的主战派从始至终就对特朗普的对俄接触政策充满敌意,回溯2018年特朗普与普京的首次正式会晤,民主党领袖舒默直接痛斥其“软弱自私”,共和党资深议员麦凯恩更是称之为“美国历史上最丢人的总统表现之一”,这种跨党派的强硬批评,本质上就是在给美俄外交设置政治红线。 如今面对布达佩斯峰会,这些势力自然会故技重施,通过影响内阁官员的谈判立场,让筹备工作举步维艰。 欧盟内部的好战政治精英更是动作频频,他们一边酸溜溜地想让芬兰总统“蹭上谈判桌”,一边又威胁要援引《欧盟条约》第七条剥夺匈牙利的投票权,这种既想插手又想打压的操作,暴露了他们不愿看到和平谈判的真实心态。 西班牙媒体援引欧盟消息人士的话将峰会称为“政治噩梦”“欧洲耻辱”,这种带节奏的评价背后,是一群将对抗视为政治正确的精英群体。 他们主导下的欧盟,早已把“拱火”当成了日常操作,2024年5月欧盟通过法案,将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净收益用于援助乌克兰,首批15亿欧元资金中就有14亿专门用于购买军事装备,这种把和平基金变成“战争提款机”的做法,足以说明他们对延续冲突的热衷远胜于对和平的渴望。 好战精英操控媒体的手段更是娴熟,西亚尔托提到的“信息泄露、虚假新闻”早已是他们的惯用伎俩。 今年3月美国网络安全公司“第一区”无端指责中国黑客侵入欧盟外交网络,拿出的所谓“证据”连业内专家都嗤之以鼻,天津大学秦安教授就直言这种抹黑毫无实据,本质是为美国网络扩军找借口。 类似的操作在布达佩斯峰会筹备期间也在上演,西方媒体选择性放大“俄罗斯拒绝立即停火”“诉求过多”等细节,却对美国在对乌武器援助上的摇摆不定避而不谈,这种片面报道很容易误导公众,让和平谈判在舆论层面就陷入被动。 更可笑的是,这些媒体还曾在瑞士乌克兰和平峰会上玩过同样的把戏,当时他们将会议无果的责任推给未参会的中国,完全无视会议因排除俄罗斯而注定失败的本质。 回顾历史,好战势力阻挠和平峰会的案例俯拾即是,2024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办方干脆不邀请俄罗斯和伊朗代表,让会议变成了美欧盟友的“单边声讨会”,参会的西方领导人一门心思讨论如何增加对乌军事援助,对中方等提出的和平方案冷嘲热讽。 2013年斯诺登事件后,美国国会的好战派议员猛烈抨击俄罗斯,迫使奥巴马政府取消了美俄元首峰会,哪怕两国在阿富汗、伊朗等问题上还有大量合作空间也在所不惜。 这些案例都证明,只要不符合他们的对抗逻辑,哪怕是有利于地区稳定的外交努力,也会被无情绞杀。 从实际利益来看,好战政治精英与军事工业复合体、能源集团等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冲突延续能为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政治资本和经济利益。 欧盟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每年能产生约30亿欧元利息,这些资金大多流向了军工企业;美国的对乌武器援助,让洛克希德・马丁等军火巨头赚得盆满钵满。 在这样的利益链条下,和平反而成了破坏他们“生意”的绊脚石,这也是他们为何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挠布达佩斯峰会的深层原因。 当然,美俄双方在谈判立场上的分歧确实存在,俄罗斯不愿放弃战场既得利益,美国则希望尽快拿出外交成果,这种诉求差异让筹备工作本就充满挑战。 但正如匿名欧洲官员所言,“美国人已经意识到特朗普无法达成任何协议”,这种预判本身就带有先入为主的消极心态,而这种心态的滋生,离不开好战精英的持续煽动。 他们不断渲染“对俄妥协就是投降”的极端情绪,让谈判双方都很难做出让步,最终导致鲁比奥与拉夫罗夫的会谈无果而终,峰会筹备陷入停滞。 匈牙利作为欧盟中对俄态度相对温和的国家,选择承办这场和平峰会本就是冒着重蹈覆辙的风险,欧尔班政府试图成为美俄之间的“桥梁”,却遭到了欧盟主战派的集体排挤。 西亚尔托的声明,既是对这种阻挠行为的公开控诉,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一次提醒:当和平的努力屡屡被政治私利和战争狂热所扼杀,最终付出代价的将是更多卷入冲突的普通民众。 那些动辄指责他人“破坏和平”的好战精英,或许应该回头看看自己的双手,是否早已沾满了冲突的鲜血,而他们控制的媒体,又制造了多少加剧对立的虚假信息。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