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祭出最后的绝招了?外媒专家猜测,如果中国不再向美国出售稀土,美国将中企踢出

不负赋墨尘 2025-10-23 01:22:50

美国要祭出最后的绝招了?外媒专家猜测,如果中国不再向美国出售稀土,美国将中企踢出全球股市、从SWIFT支付体系中踢出中国企业,请问中国你如何招架?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掌握了全球七成以上的稀土资源,尤其是高端提纯和分离技术几乎完全被我们控制。美国自己也有矿,比如芒廷帕斯矿,储量排得上全球前十,但挖出来的矿石几乎用不上。   稀土从原矿到能用的材料,需要经过复杂的提纯分离,纯度要达到99.99%以上,才能用在高端芯片、F-35战斗机、高超音速导弹上。   而美国本土的加工能力,哪怕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也远远达不到量产需求。换句话说,中国手里有牌,美国暂时打不掉。   更关键的是,中国掌握着完整的产业链:从开采、提纯、分离,到永磁材料加工,再到下游的高端应用,形成了闭环。这意味着,即便美国想断供,也很难在短期内替代中国的供给。   早前美国花了六年时间搞“稀土供应链替代计划”,结果澳大利亚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分离,投资成本高、周期长、根本耗不起。   那美国的金融大棒又是怎么回事呢?他们说,要把中企踢出全球股市、踢出SWIFT支付体系。   听上去吓人,但实际影响没那么可怕。中国企业早就不完全依赖美股融资,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在A股、港股上市,而且国内资本市场越来越开放,沪深港通的交易额逐年上升,外资在A股的配置比例还在提升。即便离开美股,企业照样能融资,也不会“断了财路”。   至于SWIFT支付体系,中国也早有准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截至2025年9月末,接入机构超过1700家,业务覆盖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处理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达到数十万亿元。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国家愿意用人民币结算,甚至东南亚的跨境电商也能直接用数字人民币付款。也就是说,美国想用SWIFT制裁我们,顶多是吓唬人,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从稀土到金融,美国的这些“终极威胁”其实都是双刃剑。稀土断供会直接打垮美国高端制造业,一旦F-35发动机生产线停工,美国国内的就业和产业链都得受影响。   在金融上,如果美国真把我们踢出SWIFT,欧洲盟友也不答应,德国、法国这些国家每年和中国贸易额上千亿欧元,他们很可能会选择用CIPS结算,这反而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削弱美元霸权。   实际上,这场博弈不仅仅是稀土和金融问题,更是一场战略对抗。中美互相依赖,谁也不敢轻易下狠手。   稀土停供,美国制造业受创;金融封锁,中国企业可能短期受影响,但长期有对策。全球经济高度互联,极端措施谁也承受不起。正因为如此,美国的“威胁牌”更像是一种心理战。   同时,这也是机会。危机中可以推进改革,比如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发展亚洲内部结算体系,增强国内资本市场活力,提高金融独立性。   产业链自主化的推进,也会让中国在高端制造、芯片、能源等领域更具竞争力。换句话说,这场博弈中,风险与机会并存。谁能稳住经济基本盘、谁的战略布局更完善,谁就能占据主动。   回过头来看,中国手里握着的是底牌,但也不能光靠一张牌。稀土固然重要,但高端制造、芯片、能源替代、国内市场和金融体系同样关键。   要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这样即便外部势力威胁,也不至于被彻底牵制。美国靠的是旧规则,中国靠的是新机会——谁更稳、谁更耐心,就能把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   这场博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全球高度互联的今天,谁都离不开谁。面对威胁,中国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强化自主能力、布局未来,既不慌也不急。 稀土在中国,市场在中国,未来也在中国。美国再怎么吓唬,也得看现实,最终真正被“踢出局”的,不一定是谁。   一句话总结:别人拿金融吓唬你,你就拿资源和市场顶回去。做好自己的准备,强化自身能力,谁也别想把你踢出去。   信源:联合早报报道

0 阅读:234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