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坐京沪高铁,刚把行李放好,总能看见邻座熟练地掏出电脑——电源线一插,鼠标垫一铺,屏幕亮起来的瞬间,座位就成了“移动办公室”,甭管你是一等座还是二等座。 有人盯着Excel表格手指飞快,有人戴着耳机开线上会,连餐车推过来时,好多人都只抬眼说句“麻烦递瓶水”,视线就立刻落回屏幕。我自己也这样,下午的高铁要赶明天的方案,把3小时车程掰成两半用:前半段改PPT,后半段看报告,偶尔窗外掠过黄河或济南西站,才惊觉自己其实在“赶路”。 这场景说起来有点无奈。京沪线连接着两大经济圈,坐高铁的大多是赶项目、跑业务的上班族,谁不想靠在椅背上补觉或看看风景?可客户的需求不等人,团队的进度追着走,高铁上的“碎片时间”就成了不得不抓住的“救命时间”。有时候邻座的小姑娘对着电脑叹气,我递过去一点吃的,她笑说“这趟车要是能多停半小时就好了”,这话里的疲惫,坐过这趟线的人都懂。 但换个角度想,高铁上的“忙碌”也藏着点积极的意思。至少我们不用再像十几年前那样,耗在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上焦虑,3小时的通勤能挤出2小时工作,反而让周末多了点陪家人的时间。只是偶尔也会想,要是有一天,我们能不用在高铁上打开电脑,能安心看看窗外的云,那或许才是更舒服的工作节奏吧? 毕竟,我们忙着赶路,最终还是为了能好好生活。在这高铁上的“移动办公室”里,我们忙着,也盼着慢下来。
每次坐京沪高铁,刚把行李放好,总能看见邻座熟练地掏出电脑——电源线一插,鼠标垫一
苏霍姆林斯基
2025-10-23 06:53:28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