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只要咬紧牙关,就可以把稀土提炼出来,正确吗?答案是肯定的。稀土技术不是很难,每个国家都可以从开采到提炼全过程做出来,为什么这些国家都没有去做呢? 真要说技术原理,稀土提炼算不上那种藏着掖着的顶尖机密,无非是把矿石里的十几种元素通过化学萃取一点点分开,最后得到纯度够格的氧化物,只要肯花功夫钻研,搞出基础工艺不算难事。但真要落到工业化生产上,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不是靠咬牙硬扛就能成的,这里面全是成本和现实的算计。 就说美国自己,加利福尼亚州有个芒廷帕斯矿,是美国目前唯一在运营的稀土矿,归MP材料公司管。按说有矿在手,提炼该顺理成章吧?可实际情况是,2024年这家公司挖了4.55万吨稀土精矿,自己能炼出来的镨钕氧化物才1294吨,连总产量的3%都不到,剩下的98%还得乖乖运到中国来加工。 不是他们不想自己炼,实在是成本太高扛不住。这家公司2023年光净亏损就有6540万美元,后来还是美国国防部出手,答应按每公斤110美元的价格买他们的产品,这价格快赶上市场价的两倍了,等于靠政府补贴才撑着建厂。即便这样,他们在得克萨斯州的磁铁工厂要到年底才能启动生产,初期年产量也就1000吨,想达到1万吨的目标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这成本里藏着两大块硬骨头,首先是环保投入。稀土提炼可不是挖煤那么简单,得用大量化学药剂反复萃取上百次,过程中会产生一堆含放射性的尾矿和废液,处理不好就是大污染。中国早年前就算过一笔账,要是让稀土企业都达到环保标准,每吨产品得额外增加1000到 1500元成本,全行业光治水污染就得投15亿元,大气污染治理还要再投5亿元。 这还是中国的成本,美国的环保标准更严,地方议会、环保组织盯得死死的,稍微有点疏漏就可能吃官司。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就是例子,把加工厂放马来西亚,十多年来因为环保问题不停被抗议,动不动就面临停产,要是放美国本土,光环评程序可能就得耗好几年,更别说建厂房的投入了。 另一块骨头是产业链配套。现在全球超过90%的稀土分离加工产能都在中国,从勘探、采矿到分离冶炼,再到磁性材料制造,早就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设备、技术、工人经验全都是现成的,这就叫规模效应,成本自然压得低。 美国缺的就是这个体系,他们没有大规模的冶炼设施,连经验丰富的化学工程师都少,想建个完整的产业链,可不是投10亿美元就能解决的。美澳去年签了个协议,说要各投10亿美元建供应链,还喊着半年内见效,业内人都觉得是笑话,专家说了,真要建起来至少得十年,投资几十亿美元都打不住。 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在把稀土萃取分离的18项关键技术都列入了禁止出口的目录,等于关上了技术大门。美国那些企业就算想自己搞,也绕不开中国的专利授权,单吨加工成本比中国高出30%到40%。以前还有人算过,美国企业就算满负荷生产,成本也压不下来,毕竟他们工人时薪25美元,是中国的8倍,就算能省点其他成本,也填不上人工的窟窿。 说白了,不是各国不会炼稀土,而是这笔买卖不划算。有现成的便宜货能买,干嘛要花大价钱建工厂、扛环保压力、搭产业链?美国靠政府补贴硬上,最后还是得让下游企业买单,汽车制造商成本高了,车卖得贵,消费者不买账,最后还是难以为继。不是不能做,是算算成本觉得不值当,毕竟做生意的核心还是赚钱,没人愿意跟钱过不去。
美国人只要咬紧牙关,就可以把稀土提炼出来,正确吗?答案是肯定的。稀土技术不是很难
桑代克
2025-10-23 10:22:56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