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10月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瑞典林雪平的签约仪式上高调宣布,乌方将从明年起接收至少100架瑞典“鹰狮”战机,消息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一度引发对俄乌空战格局的讨论。 从装备特性来看,“鹰狮”作为单发轻型战机,兼具空战与对地攻击能力,且支持公路起降的优势,看似适配乌克兰战场分散部署的需求。 但现实短板同样明显:其800公里的作战半径,面对俄军苏-35战机挂载的177公里射程R-37导弹,在超视距对抗中难占上风;更关键的是,这份“亮眼”承诺背后,暗藏多重兑现挑战。 此前西方对乌援助的F-16战机,荷兰、挪威、丹麦合计承诺80余架,至今实际交付不足20架,“意向” 与“落地”的差距已现。 资金层面,瑞典2025年对乌最大援助计划仅16亿美元,而即便是二手“鹰狮”,单架成本也达数千万美元,100架战机的资金缺口如何填补,至今没有明确答案。 体系支撑更是致命短板:乌军飞行员2023年才完成“鹰狮”初次训练,当前F-16已面临人手不足困境,北约又明确拒绝派遣飞行员参战;瑞典仅承诺提供2架ASC-890预警机,远无法为100架战机搭建完整预警指挥网络,此前F-16因缺乏数据链协同战力折损的教训,已印证了体系缺失的危害。 事实上,泽连斯基高调宣布百架“鹰狮”战机,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动作。 当前西方对乌1000亿美元援助实际到账仅20%,乌克兰中西部优质资产多已抵押给美国企业,在军事与经济双重压力下,此举意在通过“明确的装备目标”倒逼盟友坚定支持,扭转此前战场上的被动叙事——正如国际战略研究所专家道格拉斯·巴里所言:“类似此前宣称F-16能扭转战局,最终却仅用于拦截巡航导弹,‘鹰狮’的承诺更多是争取西方持续投入的筹码,而非真正的战力转折点。” 俄军对此早有应对,苏-34的空地导弹、苏-30SM的反辐射导弹已形成针对性打击体系,专门瞄准乌军战机与配套设施。 即便“鹰狮”部分交付,在缺乏完整体系支撑、且战场消耗持续的背景下,也难以改变俄乌空中力量的整体失衡格局,所谓“战局转机”,或许仍停留在纸面之上。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