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最近,关于中

之年爱八卦 2025-10-23 13:25:00

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最近,关于中国空军又要大批引进伊尔-78MK-90A加油机的消息出现在不少媒体和圈子里,引发了很大关注。 ​​据泄露的俄罗斯军工文件显示,有“东亚客户”被曝正计划购买整整20架伊尔-78MK-90A大飞机,并计划2027年前交付。 这笔潜在交易总额可能超过30亿美元,单机造价高昂,却正中中国空军下怀。眼下解放军正处在加油机“新旧交替”的节骨眼上——老旧的轰-6U和伊尔-76加油机逐步退居二线,而国产运油-20虽然性能强悍,产量却一时半会儿跟不上需求。 伊尔-78MK-90A可不是普通货色。它被称为“空中油库”,最大起飞重量210吨,能携带78吨燃油,在1000公里作战半径内为战机“续航”。三个加油吊舱让它能同时给三架战机输油,速度高达每分钟3000升,比老型号快了近20%。更绝的是,这庞然大物还能在土质跑道上起降,战场适应性直接拉满。 有人嘀咕:咱们不是有运油-20了吗?为啥还买俄国货?其实这步棋藏着双重智慧。运油-20确实先进,载油量约90吨,但运-20平台同时要满足运输、预警机等多重任务,产能分配压力巨大。国产涡扇-20发动机的成熟度也需要时间验证。等不及的中国空军,需要快速补上战力空窗期。 引进伊尔-78MK-90A更像是一场“精准输血”。中国空军早已熟悉伊尔-76/78系列的操作维护体系,新机型到手就能快速融入作战链条。这批飞机预计2027-2028年交付,正好衔接运油-20产能爬坡的关键期。 看看中国空军的家底吧!现役加油机队规模有限,只有少量运油-20和几架从乌克兰引进的伊尔-78,却要支撑近千架具备受油能力的新一代战机。平均80架战机才能分到1架大型加油机,这种失衡状态严重制约远海作战能力。 中俄这场交易暗含更多玄机。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工厂年产量仅6架,20架订单足以维持其生产线运转数年。而在西方制裁背景下,中国通过军购平衡对俄贸易顺差,双方各取所需。这哪里是简单买卖?分明是战略协作的深层绑定。 回顾历史,中国曾以4700万美元低价购入3架乌克兰伊尔-78,借此掌握了56项关键技术。如今采购新型号,既解燃眉之急,又能为运油-20的改进提供参考。这种“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路径,我们在高铁、舰艇领域早已见证过奇迹。 未来中国空军很可能构建“运油-20为主、伊尔-78为辅”的加油体系。国产平台负责战略投送,俄制机型凭借短距起降能力专注前沿部署。这种高低搭配模式,既能快速形成战斗力,又为国产装备成熟争取宝贵时间。 站在战略高度看,加油机就是空军的战力倍增器。歼-20、歼-16等战机经空中加油后,作战半径可覆盖南海、台海乃至西太平洋关键通道。这笔订单背后,是一个大国向战略空军转型的坚定脚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014

评论列表

青山依旧

青山依旧

6
2025-10-23 21:15

这不是产能问题,是俄续命的问题。现在的俄罗斯实在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卖给中国了。

老张

老张

4
2025-10-23 22:35

输血。

用户10xxx27 回复 10-23 22:55
确实是输血,半死不活的毛子才是好毛子

Binbin

Binbin

1
2025-10-23 23:23

急需[滑稽笑]

lou

lou

1
2025-10-23 23:10

需要这种加油机的国家一只手都数得出来

猜你喜欢

之年爱八卦

之年爱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