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当国际军贸市场

烟雨评社 2025-10-23 13:50:37

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当国际军贸市场风云变幻之际,中国再次展现出令人叹服的商业嗅觉和战略眼光。俄罗斯军工企业正面临西方制裁下的销售困境,中国却果断出手,一举订购20架先进大型军用运输机,这一动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谋远虑? 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航空业早就进入了艰难时期,之前依赖的西方飞机备件断供,连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都得专门买波音货机拆解,才能拿到发动机、起落架这些关键部件。 而俄罗斯自己的飞机制造刚迎来产能扩张期,政府刚批准 6 年造 600 多架飞机的计划,从支线客机到远程宽体机都有覆盖,但本土市场消化有限,急需稳定的海外订单。 偏偏这时候,俄罗斯的武器出口也因国际局势遇冷,虽然无人机、坦克产能在飙升,每月能造 5000 架无人机、200 多枚导弹,但传统武器买家需求放缓,资金回笼压力不小,这时候东方大国的飞机订单,无疑成了俄方航空业的 “及时雨”。 这次订购的 20 架飞机里,有 12 架是 MC-21-310,也就是业内俗称的 “黑翼” 客机,剩下 8 架是伊尔 - 96-300 远程宽体机,每一款都针对性地契合了实际需求。 “黑翼” 客机是俄罗斯的中程主力机型,163 至 211 个座位的设计刚好匹配国内热门航线的客流,5100 公里的最大航程能轻松覆盖从北到南的航线,而且机身复合材料比例超过 30%,是同类飞机里最高的,这种材料能减轻机身重量,降低燃油消耗,对航空公司来说能直接节省运营成本。 更关键的是,这款飞机装备了俄罗斯国产的 PD-14 发动机,去年底已经通过了紧急疏散测试,安全性有实打实的验证,交付后很快就能投入商业运营。 伊尔 - 96-300 则瞄准了远程航线和特殊需求,这款飞机是苏联首款远程宽体机,长度超过 55 米,翼展达 60 米,最多能搭载 300 名乘客,竞争对手正是波音 777 和空客 A330 这类主流宽体机。 它不仅符合国际环保要求,能飞全球所有地区,机身还分上下两层,下层货舱的装载能力很强,刚好能满足跨境货运的需求。 而且这款飞机早就经过了实战检验,还是俄罗斯高级官员的专机机型,安全性在全球都排得上号,既可以改造成高端客机飞国际航线,也能直接用作货运飞机,适配性特别高。 这单合作对俄罗斯航空业的意义远不止 “卖飞机” 这么简单。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之前刚启动扩产计划,但受制裁影响,海外市场一直打不开,这次 20 架飞机的订单,能直接带动其国内产业链运转,从复合材料生产到发动机制造,至少能盘活上下游十多个配套企业。 要知道,俄罗斯为了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刚实现了 SJ-100 客机 40 个系统的国产化,从航空电子设备到起落架全是自家产品,这时候的订单无疑是对其国产化成果的直接认可,也能帮他们积累更多量产经验。 对东方大国来说,这 20 架飞机刚好补上了运力缺口。随着跨境贸易和旅游的复苏,远程客运和货运需求都在涨,而 “黑翼” 和伊尔 - 96-300 的组合刚好能覆盖中短程和远程、客运和货运的不同场景。 更重要的是,这些飞机全是俄罗斯国产型号,不含西方零部件,不用担心未来被 “卡脖子”,后续的维护、备件供应都能通过双边合作解决,比依赖西方飞机更稳定。这种合作模式也不是第一次,之前在能源、基建领域的合作已经证明,这种基于互补需求的往来,往往能实现双赢。 现在这 20 架飞机的生产已经提上日程,俄方透露会优先安排产能,首批 “黑翼” 客机预计 2026 年就能交付。 对俄罗斯来说,这单订单能帮他们的航空业熬过制裁难关,还能打开新的海外市场;对东方大国而言,既获得了急需的运力资源,又构建了更多元的航空供应链。这种在合适时机达成的务实合作,远比单纯的买卖更有价值,也为国际经贸往来提供了新的思路。 长远看,中国空军买这20架,能提升远程投送能力。亚太战略部署需要空中加油支撑,战机才能飞远打准。新机服役后,中国空军战略转型加速,成为真正蓝天力量。俄罗斯从中获利,维持军工链条,避免滞销更糟。 信源:环球网

0 阅读:125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