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花钱买刀让别人捅自己”,中方考虑削减人权办预算,这下欧美不爽了! 最近,

未央秘史 2025-10-23 14:42:40

不再“花钱买刀让别人捅自己”,中方考虑削减人权办预算,这下欧美不爽了! 最近,联合国系统里一个看似冷门的议题突然热了起来——人权高专办(OHCHR)的预算问题。 这次,中国和俄罗斯牵头,联合几个国家提出要大幅削减这个部门的经费,欧美这次很不爽。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的预算之争看似是钱的问题,实则是话语权的博弈,中方牵头提削减预算,本质上是不想再为这种带有明显偏向性的机构“买单”。 人权高专办两年期预算近6亿美元,这笔钱的构成本身就藏着猫腻,37%是成员国强制会费,剩下63%靠自愿捐款,而美国一家就占了自愿捐款的近18%,德国、荷兰这些西方国家跟着凑份子,自然成了说了算的“大金主”。 这种资金结构下,高专办的立场很难不跑偏,毕竟拿了人家的钱,总要顺着donor的意思来。 最明显的就是那份让人看不透的报告清单,针对中方的报告多达27份,可这些报告里的内容大多站不住脚。 就拿所谓的涉疆报告来说,2022年那份报告根本没有人权理事会授权,也没征得中国政府同意,全是靠反华势力编造的虚假信息拼凑出来的,连“种族灭绝”这种荒唐说法都不敢提,发布后立刻遭到60多个国家和近千家中外非政府组织反对。 反观美国,2023年警察至少杀害1247人,非洲裔被警察枪杀的概率是白人的3倍,4000多万人生活贫困,70多万人无家可归,这么多刺眼的问题,高专办却只发布了6份相关报告,而且语气温和得像在提建议。 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造成大量平民伤亡,高专办虽发布了9份报告,却远不及对中方的“关注密度”,更别说美国持续对以色列军援、阻挠停火决议这种明显加害人权的行为,高专办几乎没怎么深究。 乌克兰危机里,超过3.9万名平民伤亡,1000万人流离失所,相关报告15份,数量看着不少,但和中方27份的体量比起来,再结合欧美对乌克兰议题的炒作力度,这种“关注”更像是精准配合西方议程。 这种偏向性不是偶然,而是美西方长期操控的结果,人权高专办的关键岗位早就被安插了大量带政治偏见的人,这些人拿着西方的捐款,按照预设剧本炮制报告。 2019年美西方开始借涉疆问题攻击中国,高专办就同步开始准备所谓涉疆报告,时间线严丝合缝,明摆着是服务“以疆制华”的政治目的。 更讽刺的是,前人权高专巴切莱特实地参访新疆后,明明说交流是“不受监督”的,还赞扬了中国的减贫成就,可因为没按西方预期“找茬”,就被逼迫辞职,后续还冒出一份和她声明完全矛盾的报告,这种操作把“工具属性”暴露得淋漓尽致。 中方提出的改革方案其实很实在,降低自愿捐款比例、提高会费占比,本质是想让高专办回归中立。 自愿捐款占比太高,就像公司里大股东说了算,小股东的意见根本没人听,少数西方国家通过“定向捐款”就能操控议程,把人权问题变成打压异己的武器。 把资金转移到发展权、经济权这些领域更有实际意义,毕竟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让民众吃饱饭、有学上、能就业,比空泛的政治指责重要得多,这也是国际社会的主流需求,不然也不会有近百个国家连续在人权理事会支持中国立场。 欧美跳出来反对太正常了,他们怕的不是人权体系被削弱,是怕失去这个“监督全球”的工具。 欧盟说削减预算会损害人权保护,可他们口中的“保护”从来都是双重标准,德国、加拿大跟着附和,无非是想继续借高专办给中国挑刺,毕竟以前靠着捐款话语权,想查谁就查谁,想忽略谁的问题就忽略谁,这种便利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美国更有意思,自己拖欠联合国会费超10亿美元,却在人权高专办的自愿捐款里充大头,说白了就是花小钱办大事,用捐款换话语权,既能打压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又能掩盖自己国内的人权烂摊子,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他们当然不想黄。 其实国际社会早就看清了高专办的真面目,白俄罗斯代表中国、俄罗斯等国在人权理事会发言时就直接指出,欧美存在系统性种族歧视、侵犯移民权利等问题,要求高专办加强监督,可这些呼吁全被当成了耳旁风。 中方这次提预算改革,不过是戳破了这层窗户纸,既然这个机构不能一碗水端平,反而成了“花钱买刀捅自己”的冤大头,那不如从预算上动手,逼着它回到正轨。 毕竟联合国的钱该用在刀刃上,不是用来养一个服务于少数国家政治目的的工具,要是真为了人权,就该多关注美国的童工问题、欧洲的移民困境,而不是盯着中国的发展成就挑毛病。

0 阅读:150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