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韩国总统李在明宣布 10月21日刚刚消息,10月20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公开表示,2030年前会拿出比预期更多的钱,投入国防和航空航天研究,目标是建成全球第四大国防工业体系。(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 李在明在京畿道高阳市KINTEX举办的“2025首尔国际航空宇宙与防务产业展”上掷地有声。这位总统描绘的蓝图很明确——韩国不仅要成为防务强国,更要让国防产业成为拉动国家经济的火车头。 国防必须自主,李在明这句话道破了韩国长期以来的安全焦虑。部分国民认为国防应依赖他国安保的想法被他指为不合理。这种思路的转变,意味着韩国正在重新定义自己的安全观。 韩国军售额目前仅位列全球第十。从第十跃升到第四,这中间隔着六座大山。李在明却信心满满,称这“绝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特种半导体将成为重点突破领域。总统府发言人金南俊透露,政府正在研究激励机制,支持国产半导体和关键材料发展。这些小小的芯片,承载着韩国国防技术自主的大梦想。 李在明承诺降低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进入防务产业的门槛。这些灵活的创新力量将被纳入国防工业体系,民间技术有望迅速应用于军方武器系统。 “防务快速通道”制度将被引入,武器开发和采购流程将大幅缩短。官僚主义的红毯将被撤走,取而代之的是高效便捷的快车道。 李在明还强调将与海外防务伙伴分享建设工业基础的技术和经验。这种开放合作的姿态,显示韩国既想自主,又不愿孤立。 总统首席秘书官康勋植已启程前往欧洲,寻求加强国防工业伙伴关系。李在明的亲笔信也随之前往多个即将决定大规模武器采购计划的欧洲国家。 李在明政府看好国防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他将增加国防预算视为带动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大炮和黄油,在韩国的发展蓝图里都要紧握。 然而挑战不容小觑。Realmeter民调显示,李在明的施政好评率为52.2%,差评率44.9%。韩美关税谈判陷入僵局等因素正对支持率造成负面影响。 国际军火市场早已被巨头瓜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23年销售额达608亿美元,雷神技术公司406.6亿美元,而韩国军火商还远远落后。 国际格局风云变幻。美国不再坚持要求韩国将3500亿美元投资全部以现金形式落实,就被韩国经济副总理具润哲称为“重大进展”。韩美关系的微妙变化,也影响着韩国国防自主的步伐。 李在明的雄心远不止卖出更多武器。他要将韩国打造成全球安全合作中值得信赖的伙伴。这个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如今想在国防工业领域再次腾飞。 从K9自行火炮到T-50教练机,韩国军工已有不少亮点。现在李在明想把这些亮点连成一片,照亮整个国防工业的天空。 李在明的国防雄心映照着东北亚的地缘现实。当一个小国不再满足于躲在强者羽翼下,而是执意要锻造自己的盾牌,这究竟是威胁还是励志故事?从全球第十到第四的跃迁之路布满荆棘,但韩国向来擅长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次,他们能在火药味浓烈的全球军火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