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声称,北京在这一轮冲突中很可能没有意料到美国的反击如此迅猛,这极可能导致贸易战全面失控,10月13日,根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媒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在贸易战中一直展现出精心算计、沉着冷静的形象,但是在最新一轮的中美交锋中,中国人却显露出了“宁死也要赢”的姿态。 中国商务部10月9日一口气出了六项公告,管住稀土出口,从原材料到技术和设备都得审批。规定里说,境外产品如果中国成分超0.1%,出口也得走门槛,对军用和芯片研发的得逐案查。美方贸易代表说没提前通知,觉得这是抢供应链控制权,中方反驳说已经通报了,还指责美方双标。全球市场马上乱了,美股期货掉头向下,供应链企业开始盘库存,担心断供。 特朗普10月10日就回击,说11月1日起对中国所有进口货加100%关税,还加强软件出口管制。平均关税已经到57%,再堆100%上去,等于把门关死。德媒《商报》在报道里说,北京过去总能精准反制,比如针对美国大豆和农产品收税,保持平衡,但这次美国多管齐下,技术封锁加盟友拉拢,节奏一下子乱了。 德国之声10月13日发文,指出中国以往靠控节奏稳局面,这次美国反应太猛,北京有点措手不及。贸易战风险放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晃荡,产业链稳定性受冲击。欧洲商会说,这影响跨国贸易,澳洲矿业想替中国稀土,但产能跟不上。美国财政部长抱怨中国不卖稀土,还威胁赶留学生,中方说这是慌了神。中国企业转内循环,银行推贷款帮转型,科技领域加速自研,摆脱依赖。 特朗普政府拉欧盟和日本,在会议上定联合策略,中国则签“一带一路”合同,拓非洲和东南亚市场。路透社采访经济学家,说双方 interdependence强,升级伤全球。华尔街模型预测,关税战拖长,消费者买东西贵,企业成本涨。北京智库研讨,强调经济韧性从金融到能源都得强。中国商务部反制清单出炉,针对美国某些货加税。德媒观察,中国从被动转为硬扛,维护主权。美国切断中国食用油进口,中国制裁韩国航运的美国子公司。 半岛电视台报道,这像全面贸易战卷土重来。BBC说,稀土从电子到军备都用得上,中国控出口等于打美国软肋。纽约时报分析,中国这招学美国,紧跟特朗普关税威胁。CSIS报告,中国4月就限七种稀土元素,作为对特朗普新关税的报复。AP新闻说,中国要求外国公司出口含稀土产品也得批,影响大。彭博社评论,中国已赢贸易战一局,通过反关税和新控出口,出口多样化。ABC新闻解释,这场稀土战不止关税,还牵扯供应链安全。 特朗普签澳洲稀土协议,想绕开中国,但短期难成。德国《南德意志报》评论,中美互相依赖,限稀土和高关税正好证明这点。观察者网说,特朗普怪尼克松放中国出来,这敌手只认实力。中国发言人10月12日答问,管制合法,防不当用。 新浪财经报道,美方失谈判主动。财经网说,国庆后中国新措施,美方慌张。总的来说,这轮交锋,中国不再只是防着,而是主动出击,显示底气。美国多领域施压,政治经济都上,让局面向失控滑。全球企业消费者首当其冲,航运调整路线避延误。未来竞争不光经济数字,还比耐力和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