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新一轮中美谈判地点定了,贝森特已经动身。 中美视频会议结束后,双方敲定最新一轮线下贸易磋商机制,这次线下会议选择的地点就在中国家门口,美国财长贝森特已经乘坐专机前往约定地点。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已经先一步启程,前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为新一轮的双边磋商机制做准备,而他也于当天晚些时候乘坐专机前往约定地点。这次会谈依旧在第三国展开,不过,这次的谈判地点距离中国更近。两国边境线最近的距离只有133公里,而首都与首都之间的距离也就4600多公里,可以说,美方代表这次直接到了中国家门口。 美国这招玩得真够绝的,直接把谈判桌挪到咱们眼皮底下。想想看,吉隆坡离中国这么近,美方代表飞过去就像串个门似的。这哪里是简单选个地点?分明是种心理战术,试图用地理优势给中国施压。回顾历史,中美贸易摩擦折腾了这么多年,从2018年开打至今,双边贸易额一度暴跌,2022年才回升到近6900亿美元。美国每次都挑第三方地点,但这次逼近中国边境,赤裸裸地暴露了他们的焦虑。 马来西亚可不是随便选的中立舞台。这个国家长期与中国保持紧密经贸关系,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把会谈设在这里,暗地里想借东盟势力搅动局势。东南亚地区成了大国博弈的棋盘,美国财长贝森特急匆匆赶去,背后藏着遏制中国影响力的算盘。地缘政治这盘棋,美国下得越来越急,反倒显出他们的底气不足。 中国面对这种局面,根本不用慌。咱们的外交智慧历来以静制动,马来西亚作为友好邻邦,绝不会被美国当枪使。中方代表肯定早做好了预案,贸易谈判不是谁声音大谁赢,得看实力和韧性。中国经济体量稳居全球第二,2023年GDP突破126万亿元,这种底气美国拿什么比?美方越是搞小动作,越暴露他们内部的分歧和软弱。 看看前四轮谈判,哪次不是美国先挑事然后灰溜溜收场?2019年那轮在阿根廷的会谈,美国威胁加征关税,结果中国反手一份清单,逼得他们回到谈判桌。这次在吉隆坡,估计又是老套路。美国财长和贸易代表双双出动,阵势挺大,可贸易赤字摆在那里,美国对中国商品依赖度高达18%,他们真敢撕破脸? 数据不会说谎。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农民和消费者吃尽了苦头,2019年大豆出口暴跌34%,无数企业喊疼。马来西亚地点选得再近,也改变不了经济规律。中国市场庞大无比,14亿消费者的购买力美国舍得丢?谈判桌上吵得再凶,最终还得回到互利共赢的正轨。美国这套施压手法,早该扔进历史垃圾堆了。 地缘距离拉近,心理距离却可能更远。美国以为靠近中国就能占便宜,简直异想天开。中国与马来西亚隔海相望,民间往来密切,每年超300万人次旅游交流。这种人文纽带,美国拿什么切断?地缘博弈不是小孩子打架,靠的是长远眼光和真诚合作。美国若继续玩火,只会让全球看笑话。 咱们别忘了,贸易不是零和游戏。中国一贯主张对话解决分歧,这次地点选择反而凸显中国的包容姿态。美国财长贝森特风尘仆仆赶来,不如多想想怎么弥补自己的贸易逆差。2023年美国对华逆差仍高达3800亿美元,这种结构性问题,靠地点变换能解决?痴人说梦。 国际社会眼睛雪亮。东盟国家历来反对选边站队,马来西亚更不会甘心当美国的棋子。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落地生根,修铁路、建港口,实打实的合作摆在那里。美国除了军舰巡逻和谈判施压,还贡献了什么?地缘竞争这张牌,美国越打越臭。 归根结底,这场谈判考验的是定力。中国从不怕挑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美国选在吉隆坡,咱们就当成一次普通会谈。贸易磋商不是战场,而是桥梁。中方代表带着诚意而去,若美方继续蛮横,吃亏的终究是他们自己。历史早已证明,谁对抗经济全球化,谁就会被时代抛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不能原谅中国的原因芝加哥大学学者米尔斯海默研究中美关系多年,他对美国如
【32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