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台当局的副领导人,萧美琴当着全世界的面做出承诺,台湾不仅要将台积电搬到美国,就连整个涉及芯片的生态系统统都搬到美国。 一切的引爆点,源于台湾副领导人萧美琴一个惊人的承诺,她所描绘的,不是台积电一家工厂的搬迁,而是整个半导体产业生态圈——从工厂到芯片生态系统——准备整体迁移至美国。 这番话激起了千层浪,尽管民进党当局试图用“企业自主行为”和“产业创新升级”这样的说辞来安抚人心,但谁都明白,这背后是一场关乎台湾命脉的战略豪赌。 这个被外界觊觎的,正是台湾耗费数十年心血锻造出的“半导体神盾”,它不仅是台湾的“钱袋子”,更是其在全球棋局中赖以安身立命的“护身符”,是安全的关键保障。 这面神盾的威力,远不止台积电那几座先进工厂,它的真正力量,在于一个无法被简单复制的共生体系,一个由无数精密环节紧密咬合的复杂生命体。 它的肌理与血脉,延伸到产业链的每一个毛细血管:从最上游的特种材料、精密设备,到净化工程,再到IC设计和最终的封装测试,层层嵌环,环环相扣。 正是这个整合了全球顶尖软硬件与智能制造能力的系统,让台湾得以生产全球过半的高端芯片,它凝聚了数代人的心血,一旦抽离核心,无数中小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然而现在,这面神盾正在被一股巨大的引力拉扯着,而引力的源头,正是美国,面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焦虑,华盛顿打出了一套精心策划的组合拳,上演了一场“阳谋”。 “芯片法案”抛出巨额补贴和税收优惠,配上“产业安全”和“去风险”的口号,目标直指台湾最核心的先进制程和产业网络,美国财长更是公开主张,高端芯片产能不应集中于一地。 这套“借鸡生蛋”的剧本并不新鲜,历史上,美国正是用类似手段打压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其真实意图,是确保自身在未来“芯片战”中的绝对主导权。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遭遇,恰恰反证了这面神盾的复杂,审批缓慢、供应链中断、台湾工程师水土不服,种种困境都说明了复制生态之难,但即便如此,美国夺取控制权的决心未曾动摇。 过去,台湾坚守“最先进制程留台”的底线,如今,3纳米甚至2纳米制程都已被安排赴美,投资额度不断翻倍,甚至计划加码研发中心,这正一步步掏空台湾的产业根基。 岛内早已忧心忡忡,民众普遍不信官方的安抚之词,立法机构的质询警告不绝于耳,有在野党立委尖锐地指出,这会让台湾沦为“美国半导体人才的训练场”。 更可怕的是可量化的代价,有学术机构测算,五年内半导体产值可能因此下降15%,连带流失五万个高技术岗位,这不只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对社会稳定的潜在冲击。 一旦台湾失去了“不可取代”的地位,这面神盾从护身符变成他人之物,台湾在全球博弈中的筹码将大大减少,毕竟,当美国实现芯片自给自足后,它对台湾的善意又能剩下多少? 这背后的连锁反应早已显现,日本担忧“芯片四方联盟”受影响,韩国三星则伺机抢占市场,连欧盟都在加速自建供应链,一个时代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归根结底,核心问题已超越了“卖台”的政治标签,而是产业自主权与长远战略的失守,当台积电的最大股东本就是美国花旗托管账户时,这场转移更像是一次彻底的收编。 当神盾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台湾的未来,恐怕就只能看美国的脸色行事了。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真卖台,萧美琴抛“台积电生态系全赴美”》
台湾名嘴周锡玮一针见血地点评:郑丽文遇到好时候,因为中国大陆太强了,在全世界唯一
【35评论】【7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