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的回应来了。 针对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近日提出的“九二共识”“两岸和平”等主

文山史纪 2025-10-23 19:04:54

赖清德的回应来了。 针对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近日提出的“九二共识”“两岸和平”等主张,赖清德在出席台当局“侨务委员会议”开幕式声称,两岸和平不可能靠一纸和平协议,所谓“九二共识、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就有办法得到和平”是不可能的事情。 赖清德说两岸和平不可能靠一纸和平协议,还说接受“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就没办法得到和平。我们先来看看“九二共识”到底是什么。 在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受权就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进行探讨。 经过当年香港会谈及其后一系列函电往来,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它的核心意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从而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 从历史发展来看,“九二共识”达成之后,两岸关系迎来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发展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两岸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大量的台商到大陆投资设厂,利用大陆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实现了自身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大陆的企业也积极与台湾企业开展合作,在电子、机械、化工等众多领域实现了优势互补。 比如,台湾在半导体制造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大陆则有着庞大的电子消费市场,双方的合作使得两岸的电子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更具优势。 在文化交流方面,“九二共识”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丰富多样,从传统的艺术展览、文艺演出到现代的影视合作、文化创意产业交流等。许多台湾的艺术家、文化团体到大陆举办展览和演出,大陆的文化作品也在台湾受到欢迎。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增进了两岸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情感认同,也为两岸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教育交流领域,两岸的高校之间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台湾的学生可以到大陆的高校就读,大陆的学生也有机会到台湾交流学习。 这种教育交流为两岸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学术的进步。许多台湾学生在大陆学习期间,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深入了解了大陆的社会文化和发展现状,对两岸关系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然而,赖清德却否定了“九二共识”在促进两岸和平方面的作用。他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没有看到“九二共识”为两岸关系发展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如果没有“九二共识”所明确的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关系就容易陷入混乱和不确定的状态。就像一艘没有航向的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逐流,很容易遭遇危险。 赖清德声称两岸和平不可能靠一纸和平协议,这其实是对和平协议的一种误解。和平协议并不是简单的“一纸文件”,它是两岸通过平等协商、相互妥协所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在国际关系中,许多国家和地区之间都通过签订和平协议来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例如,欧洲的一些国家在经历战争后,通过签订一系列的和平条约,实现了长期的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对于两岸来说,和平协议可以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明确的规则和框架,规范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 从现实情况来看,两岸之间存在着一些分歧和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对话和协商,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九二共识”正是为这种对话和协商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如果否定“九二共识”,就等于否定了两岸对话的前提和基础,使得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甚至可能引发冲突和危机。 赖清德的观点还可能对台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前,台湾的经济高度依赖与大陆的贸易和投资。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两岸的经济联系紧密。 如果因为否定“九二共识”而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必然会影响到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可能会受到限制,两岸的贸易往来也可能会受到影响,这将给台湾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许多台湾的企业可能会面临订单减少、市场萎缩的困境,导致企业倒闭和失业率上升。 在社会层面,两岸关系的紧张也会影响到两岸民众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两岸民众本就同根同源,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亲情联系。 如果因为政治因素而导致两岸关系恶化,将会破坏这种良好的交流氛围,使得两岸民众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加深。这对于促进两岸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赖清德针对“九二共识”和两岸和平的回应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九二共识”在促进两岸和平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两岸之间的问题,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两岸民众的福祉,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文山史纪

文山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