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救命啊!”重庆照母山某小区的监控里,一个穿着棕色外套的女子被推倒在地,男子连续三次抬脚猛踹,她死死攥着狗绳的手青筋暴起,嘶吼声混着哭腔刺破屏幕。10月22日,这段视频在社交平台炸开,网友们愤怒地刷着“遛狗牵绳是底线,打人者必须严惩”,而警方通报中的“已介入调查”五个字,成了当天最扎眼的热搜。 监控里的暴力:牵绳的手,挡不住踢向胸口的脚 视频拍摄者是同小区的业主。画面里,女子牵着狗站在单元楼门口,两名老人带着孩子路过时,狗突然靠近孩子,老人立刻呵斥“管好你的狗”。女子解释“狗没乱跑”,但老人情绪激动,双方争执中,一名穿灰色外套的男子突然冲过来,一把将女子推倒,抬脚就往她胸口踹。女子蜷成虾米状护住头,狗绳被扯得笔直,狗在旁边急得转圈。更讽刺的是,男子边踹边喊“让你不牵绳”,可监控里分明拍着,女子的狗全程拴着绳。 “这哪是管狗?这是借狗撒气!”网友@重庆小辣椒 的评论被顶上热评。她翻出2023年上海虹口区的类似案例:一名男子因6岁男孩提醒“宠物不许入内”,竟一巴掌把孩子打成脑震荡,最后被刑事拘留。对比这次事件,网友们更愤怒了:“孩子没还手能力,成年人就能随便打?”“牵绳的狗主人被殴打,不牵绳的反而嚣张,这世道怎么了?” 法律的红线:牵绳是义务,打人是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携带犬只出户必须系犬绳,否则可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而《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更明确: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饲养人应担责。换句话说,遛狗牵绳不是“情分”,是“本分”。 但“本分”背后,是太多血淋淋的教训。2021年安徽蚌埠的“狗比人值钱”事件,女子遛狗不牵绳吓到孩子,还叫嚣“你小孩没我的狗值钱”,结果被行政拘留7日;2025年2月,重庆融汇小区一名男子因提醒遛狗不牵绳被打成轻伤二级,打人者虽被立案,却取保候审引发争议。这些案例像一记记耳光,抽在“文明养犬”四个字上。 “法律不是摆设,牵绳是底线,打人是红线。”律师李明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这次事件中,女子牵绳符合规定,男子若因争执动手,可能涉嫌故意伤害;若存在辱骂、威胁等行为,还可能构成寻衅滋事。”他提醒,遇到遛狗纠纷,第一时间报警、取证,比“以暴制暴”更有效。 情绪背后的痛点:我们到底在争什么? 表面是“遛狗纠纷”,实则是“规则焦虑”。网友@养狗十年 的留言戳中很多人:“我牵绳、捡屎、办证,可还是被骂‘狗奴’;那些不牵绳的,反而理直气壮说‘我家狗不咬人’。”这种“守规者受气,违规者嚣张”的错位,才是矛盾爆发的根源。 更让人心寒的是,部分人对“打人”的纵容。视频评论区里,有人阴阳怪气“肯定是狗先惹事”,有人冷嘲热讽“女人就是事儿多”。可当监控里那个蜷缩在地的女子,和上海那个被打成脑震荡的孩子重叠时,谁还能说出“活该”二字? “文明养犬,养的不仅是狗,更是人的素质。”网友@社区王阿姨 的话引发共鸣。她所在的小区曾因遛狗纠纷频发,后来物业组织“文明养犬培训”,给牵绳的狗发“文明标兵”徽章,现在遛狗不牵绳的少了,互相理解的多了。“规则不是用来吵架的,是用来保护彼此的。” 最后想问问你:如果遇到遛狗纠纷,你会选择动手还是讲理? 从蚌埠到上海,从重庆到成都,遛狗纠纷一次次冲上热搜,背后是2亿养宠人对“被尊重”的渴望,也是6亿非养宠人对“安全感”的诉求。这次事件中,警方已介入调查,但比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对规则的敬畏。 你觉得,除了法律,还有什么能化解这类矛盾?是社区调解?是养宠人自律?还是非养宠人多些包容?来评论区聊聊吧——你的每一次发声,都是在为“文明”二字投票。 来源:羊晚视频
“救命!救命啊!”重庆照母山某小区的监控里,一个穿着棕色外套的女子被推倒在地,男
自由芒果
2025-10-23 19:36:54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