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中国为啥不趁着俄乌打仗,欧美腾不出手时直接收复台湾了!俄罗斯打赢战争很重要,只要俄罗斯不败,中国将迎百年大变局,美西方是先搞垮俄罗斯,然后全力对付中国。 俄乌开打这么久,美国国会批准的对乌援助总额已经堆到了1750亿美元,光2024年底最后一笔就砸了59亿,其中近25亿是军火。 欧盟更有意思,2024年给乌克兰的财政援助达173亿美元,反倒比美国的83亿还多,可自己家里早快撑不住了。 德国巴斯夫在华基地投了100亿欧元,年产能占全球15%,制裁中企就得断自己的供应链,保守估计损失20亿;匈牙利30%的天然气靠俄罗斯,转运环节全跟中国企业绑着,压根不敢跟着制裁。 这就像手里就那么点零钱,全塞给了乌克兰,想再往亚太掏真金白银,口袋早就空了。 俄罗斯这根"顶梁柱"的作用,往地缘上一摆更清楚,北约一边喊着反俄,一边悄悄往中亚伸手,又是开"中亚-欧盟"峰会搞关键原材料合作,又是派军事专家去乌兹别克斯坦培训学员。 这心思昭然若揭,就是想趁俄罗斯被拖住,在它的传统势力范围插旗子。 要是俄罗斯真垮了,这些北约的触角说不定真能顺着中亚摸到中国西北边境,到时候中国就得直面北约的战略挤压。 现在不一样,普京直接亮核肌肉,RS-24洲际导弹横跨欧亚打靶,核潜艇、战略轰炸机齐上阵,等于给美西方划了红线,这才让他们不敢轻易从乌克兰抽身。 俄罗斯扛住一天,中国西北的压力就少一天,这种战略缓冲可不是随便能找到的。 再看美西方的战略算盘,兰德公司早把底给揭了,报告里明说,中俄军力加起来虽超不过美国,但美国压根没本事同时应对欧洲和东亚的挑战,搞"两线作战"纯粹是自不量力。 特朗普那套操作更露骨,一边催欧盟加码对俄制裁,一边拿100%汽车关税威胁欧盟对华强硬,自己却想把"说服普京"的活儿推给中国,本质就是想省出精力对付中国。 这跟当年美苏冷战时美国先稳住欧洲再搞亚太平衡一个路数,先解决掉俄罗斯这个"次要威胁",再集中火力围堵中国。 现在俄罗斯没垮,美西方的制裁反倒把中俄捆得更紧——2023年中俄贸易额飙到2401亿美元,增长40%多,俄罗斯成了中国汽车第一大出口国,原油进口占比达1/5,本币结算比重超80%。 这种合作深度,让美西方想断俄的"输血管"都没辙,反而把自己的战略节奏打乱了。 国际舆论场上的风向也很能说明问题,2025年联大涉乌决议投票,"乌版"草案才93票赞成,65票弃权,连印度、巴西这些大国都不跟着美西方站队。 这说明美西方的"反俄统一战线"早裂了缝,大多数国家不想选边站,更认可多极化的趋势。 要是中国这会儿动台湾,等于给美西方送了个"团结盟友"的借口,那些原本弃权的国家说不定就得被架着表态,反而让中国陷入被动。 相反,俄罗斯撑得越久,美西方的制裁就越难维持,欧盟内部的分裂就越明显,中国就能趁着这个窗口期巩固国际合作,等百年大变局的势头更稳。 台湾问题从来不是"趁乱动手"那么简单,得算清长远账,美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已经暴露了短板——美国国防部自己都承认,56亿美元的武器没法在特朗普就职前运到乌克兰,欧盟的军工产能更是跟不上消耗。 可要是他们腾出手来,这些军火、资金全可能转向亚太,给台湾当局输血,甚至联合日韩澳搞军事围堵。 现在俄罗斯把他们的精力钉在东欧,中国正好能专心搞发展,2025年中俄共建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就要通气,每年能多送150亿立方米天然气,能源安全更稳了。 这种战略主动,比一时的"趁虚而入"值钱多了,说到底,美西方就像个左右手互搏的拳手,一只手摁着俄罗斯,另一只手就没力气揍中国。 俄罗斯要是站不住,那只手腾出来,力道只会更猛,中国现在的沉稳,不是没机会,而是在等更好的机会——等美西方的资源消耗得更彻底,等中俄合作的根基更扎实,等多极化的浪潮更汹涌。 到那时候,不用刻意"趁乱",台湾问题的解决自然水到渠成,百年大变局的门也会开得更敞亮。 这就像下棋,不贪一时的吃子,稳住阵脚才能赢全局,美西方想先解决俄罗斯再对付中国,可他们忘了,俄罗斯没那么好垮,中国更没那么好对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