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2025年11月1日,美国开始对进口公交巴士加收百分之十的税,这话说是

小张的社会 2025-10-24 11:54:09

美国宣布!2025年11月1日,美国开始对进口公交巴士加收百分之十的税,这话说是保护本国产业,可真正挨打的是比亚迪在加州兰卡斯特的工厂,那地方2020年就开张了,雇了一千多人,去年还拿了工会的奖,车全是本地造的,零件也多半从附近买,可因为技术来自中国,就被当成了进口货。   一篇看似针对 “进口商品” 的关税政策,最终却剑指一家深耕美国本土的中资工厂,这样的操作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比亚迪在加州兰卡斯特的工厂早就用实打实的本土化运营赢得了当地认可,如今却要为核心技术的中国血统买单,这场关税风波背后藏着的逻辑,值得所有人仔细琢磨。   比亚迪兰卡斯特工厂从 2020 年投产至今,早已不是外人眼中 “外来者” 的模样。   工厂里一千多名员工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生产线从零件加工到整车组装全程在本地完成,就连所需的零部件,有七成以上都来自美国本土的供应商,真正实现了 “美国制造” 的闭环。   更难得的是,这家工厂去年还凭借规范的用工管理和良好的劳资关系,斩获了当地工会颁发的奖项,成为少数获此殊荣的外资制造企业。   在加州的新能源公交市场上,比亚迪生产的电动巴士凭借 12 年的超长质保承诺,占据了不小的份额,为当地节能减排和公共交通升级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这样一家扎根美国的工厂,却被最新的关税政策划进了 “进口商品” 的行列。   按照美国政府的说法,征收 10% 关税是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可实际情况是,美国本土几乎没有能批量生产电动公交巴士的企业,真正受到冲击的只有比亚迪这样的外资企业。   更讽刺的是,这项政策出台的同时,美国还延长了汽车制造商的关税减免安排,允许本土车企进口零件时享受优惠,这种双重标准的操作,很难让人相信其初衷是保护本土产业。   要知道,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在技术和产能上都占据着核心地位,仅锂电池负极材料一项,中国就占据了全球 85% 的产能,这样的技术优势显然让某些国家感到了压力。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用关税手段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此前电动汽车关税已被提升至 100%,锂电池等零部件关税也大幅上涨,形成了一套针对中国产业链的 “组合拳”。   可这种贸易保护手段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在试图遏制中国企业的同时,也让美国本土市场付出了代价。比亚迪兰卡斯特工厂的产品价格一旦因为关税上涨,最终承担成本的还是美国的地方政府和消费者。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早已不是只能被动应对的角色,面对贸易壁垒,不少企业已经开始通过技术升级和多元化布局寻找出路,比如加速研发硅基负极等新型材料,或者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建设生产基地,用实力打破各种不合理的限制。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靠的不是短期的政策红利,而是长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上的深耕细作。   从锂资源加工到电池组件生产,中国企业已经构建起了完整且高效的产业生态,这种硬实力不是单一的关税政策就能撼动的。   反观这次的关税调整,更像是一种无奈的防御姿态,暴露了其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的短板。   这场看似针对 “进口巴士” 的关税风波,本质上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的一个缩影。当技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筹码,靠贸易保护终究无法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这种不合理的关税政策最终会给美国本土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企业又该如何更好地应对全球贸易中的各种挑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