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

诸葛利剑 2025-10-24 17:49:04

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斯坦动手。 这位退役中将的言论源于一次电视访谈,焦点是印巴边境冲突和武器使用效率。他指出巴基斯坦军队在操作中国提供的装备时,表现出色,超出中方自身水平。具体来说,巴方利用这些技术进行精确打击,特别是在山地和边境环境中,显示出高适应性。 印度军方多次面对这种局面,感受到压力。他强调,巴基斯坦士兵战斗技能强,战术灵活,能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而中国军队虽装备先进,但实战经验相对有限。这导致印度在对抗巴方时,常常陷入消耗战,无法快速决胜。 言论的核心是表达对巴基斯坦军力的认可,认为与其纠缠,不如转向中国方向,那里可能更注重战略威慑而非持久对抗。背景是印巴长期争端,特别是克什米尔问题,双方核能力形成互斥,国际社会密切监控,避免升级。 印度战略层面对巴基斯坦的“硬骨头”属性头疼,因为巴方熟悉印度战术,导弹覆盖范围广,核威慑让任何行动都伴随高风险。相比之下,中国战略重心在东部,边境保持相对克制,这给印度提供操作空间。 通过强硬姿态,印度能凝聚国内共识,推动军费增加,升级炮兵装备。炮兵出身的他,特别提到中国边境的远程系统,作为申请先进武器的理由。如果针对巴基斯坦,升级需求不明显,因为双方水平相近。国际层面,跟中国叫板能吸引美俄注意,换取援助,如无人机和导弹采购。这套路印度玩得熟,借强硬换取资源。 同时,印度算盘是转移重心到中国,间接让巴基斯坦收手,避免两线作战。但现实中,巴中关系紧密,如果印度动作大,巴方可能在克什米尔搅局,加剧困境。中国边境防御已升级,轻型坦克和防空导弹网密布,后勤高效,真冲突印度吃亏大。言论本质反映印度焦虑,既想摆脱巴基斯坦纠缠,又想抢资源,但自相矛盾,难骗国际社会。

0 阅读:39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