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例抽动症是靠吃硫必利、阿立哌唑治好的!要想好还得从根上治 在抽动症治疗里,不少家长都有个误区:觉得给孩子吃硫必利、阿立哌唑就能彻底治好。 可行医 40 年,我没见过一例抽动症是单纯靠吃硫必利、阿立哌唑治好的。 硫必利、阿立哌唑这类西药,确实能暂时压住眨眼、耸肩的症状,让家长看到短期效果,但它只是治标的手段,没法解决抽动反复的根源,停药后症状大多会卷土重来,甚至可能添上没精神、胃口差的副作用。 中医看待抽动症,从不只盯着动作,而是找根源 —— 绝大多数抽动症孩子,问题都出在肝风内动上。 小儿本就 “肝常有余”,就像棵没扎稳的小树苗,一旦遇到刺激:比如考试紧张、吃多了甜腻零食、熬夜耗神,肝气就容易躁动成风。 这股风窜到眼睛就是挤眼,窜到肩膀就是耸肩,窜到喉咙就是清嗓子。 硫必利、阿立哌唑这些西药能暂时“按住”这些动作,却没法平息体内的肝风,也没法补好孩子脾常不足的底子,这就是为什么停药就反复。 中医治抽动症,讲究标本兼顾,核心是从根上平息肝风、调理体质。 比如孩子要是肝阳偏旺,总爱发脾气、抽动频繁,就用钩藤、蝉蜕这类温和的药材平肝息风,再加点白芍养血柔肝,不让肝气太燥; 要是心脾两虚,孩子容易紧张、没精神,就用党参、茯苓补脾胃,搭配莲子、百合安神,气血足了,心神稳了,肝风自然没了作乱的底气。 我之前接诊过一个8岁男孩,吃了半年硫必利,眨眼是轻了,可孩子每天放学就躺沙发,饭也不吃。 家长带他来的时候,孩子舌苔薄白,脉弦细,一提到吃药”就往后躲 —— 这就是西药伤了脾胃,肝风还没平息的表现。 我没让他立刻停药,而是慢慢减量,同时开了健脾平肝的方子。才一个月,孩子不仅胃口好了,眨眼、耸肩的次数也少了,停药后随访三个月,也没再反复。 还有些长期吃硫必利、阿立哌唑这些西药的孩子,会出现烦躁、失眠的情况,这时候中医调理更能发挥作用。 比如用酸枣仁、远志安神,配合太冲穴按摩疏肝,既能缓解西药的副作用,又能从根上帮孩子稳体质。 而且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每个孩子的肝风轻重、脾胃强弱都不一样,得根据具体情况调方子:有的孩子痰多,就加陈皮化痰;有的孩子阴虚,就加麦冬养阴,这样才能精准解决问题。 最后要跟家长说清楚:不是排斥硫必利、阿立哌唑,在孩子抽动严重影响生活时,短期用它控制症状是可行的,但千万别把它当成“救命药”。 真正想让孩子摆脱抽动,还得靠中医从根上调理 —— 平息肝风、补好脾胃,再配合规律作息、少批评多鼓励的生活护理,多管齐下,孩子的抽动才能真正好转,而且不容易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