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汉奸是谁?他远比汪精卫更加可恨。要是没有他,日本连中国大门都进不了。在南京城里最招人恨的不是日本人,而是行政院里那个穿长衫的福建人。 这个比日本人还可恨的人就是黄濬。 黄濬这人名字起得就跟“皇军”有缘,天生就是当走狗的料。你别看他平时在南京行政院里穿着长衫人模人样,说话文绉绉的,其实肚子里装的全是卖国求荣的坏水。这位福建才子四岁识字七岁能诗,年轻时还得到过梁启超的赏识,谁能想到他后来会把一身本事全用在当汉奸上。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憋了个大招,计划在长江最窄的江阴段沉船封江,把长江里七十多艘日本军舰来个“瓮中捉鳖”。这计划要是成功了,日军海军力量得去掉半条命。 可就在行动前夕,日本舰船突然集体溜出了长江,连在汉口日本洋行吃饭的侨民都扔下碗筷就跑,好像提前收到了风声。果然,最高军事会议上的绝密计划被泄露了,而当时做会议记录的正是黄濬。 更可气的是,黄濬不仅自己当汉奸,还把在外交部当翻译的儿子黄晟也拉下了水。父子俩一合计,直接在国民政府心脏部位给日本人开了个“情报直通车”。黄濬用重金收买了参谋总部、海军部、军政部里一些失意官员,组成了一个间谍团伙,把国家机密当白菜一样卖给日本领事馆。 这还没完,黄濬的叛国行为差点让蒋介石送了命。有次蒋介石打算搭乘英国大使许阁森的汽车去上海,因为英国是中立国,汽车上插着英国国旗,按理说不会遭日军攻击。黄濬把这个情报泄露给日本人后,日机直接去轰炸了那辆汽车,幸亏蒋介石临时改变计划没上车,否则历史就要改写了。 还有一次,两名日本间谍居然开着黄濬的轿车混进中央军校,企图在“总理纪念周”大会上对蒋介石下手,幸好被警卫识破。 黄濬这帮人传递情报的方式也挺有意思,居然是在南京一家“国际咖啡馆”用礼帽做暗号,把情报藏在帽子里,挂在一定位置的衣帽钩上,自然有同伙来取。这种只有在谍战剧里才能看到的桥段,竟然在现实中上演了。 不过纸包不住火,连续几次重大泄密事件让蒋介石勃然大怒,下令宪兵司令谷正伦限期破案。谷正伦设下圈套,故意提供假情报,结果黄濬集团果然上钩,最终被一网打尽。 1937年8月26日,黄濬、黄晟父子以“通谋敌国、泄露国家机密”罪被判处死刑,当天就执行了枪决,成了抗战期间最早被处决的高级汉奸。 说起来黄濬虽然名气不如汪精卫,但他造成的直接伤害可能更大。汪精卫是公开投敌,大家都能防着;而黄濬这种藏在核心部门的“内鬼”,就像蛀虫一样从内部破坏,让你防不胜防。江阴封江计划流产,直接导致日军保留了长江制海权,后来能从海上源源不断增兵上海,使得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多付出了25万人伤亡的代价。 历史没有假如,但要是没黄濬泄密,抗战初期的局面可能会很不一样。黄濬临刑前还想狡辩自己是“被胁迫的”,可那些白纸黑字的密信摆在那儿,再怎么狡辩也改变不了他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命运。 比较讽刺的是,这位“神童”生前还写过《花随人圣庵摭忆》等书,展现了一定的文学造诣。可惜啊,再有才学的人,要是没了民族气节,连做人的底线都没了,最后只能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