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向特朗普抛出一个直击心灵的拷问:“您起诉自己领导的政府要赔钱,最后还得您

思念蚀骨灼心 2025-10-25 00:16:38

美国记者向特朗普抛出一个直击心灵的拷问:“您起诉自己领导的政府要赔钱,最后还得您自己批,这难道不是利益冲突吗?”本以为能问住他,想不到特朗普一脸坦然,几句话直接把人听懵了。 特朗普直接在现场来了段“自我剖析”:“这个决定最终得经过我这张办公桌,这种要决定是否给自己赔钱的情况挺奇怪的。” 接着话锋一转,“但我有个诉讼案进展非常顺利,不过当我成了总统,我说,我这算是起诉自己了?看起来确实不太好,对吧?不过那是个非常强劲、有力的案子。”这波操作等于明牌告诉你,他清楚这里面的利益纠葛,但人家觉得案子够硬,所以理直气壮。 这事儿其实是特朗普根据《联邦侵权索赔法》,向司法部提出了两份总额高达2.3亿美元的行政赔偿申请。一份是针对2017年那场持续22个月、烧了3200万美元税款却最终没找到通俄证据的调查。 另一份则是针对2022年联邦调查局对其海湖庄园的搜查,他坚称这侵犯了他的隐私权,属于“恶意起诉”,让他搭进去数千万美元的法律费和声誉损失费。在他看来,这些调查就是政治对手发起的“猎巫行动”,现在他要用法律武器反击这种“政治武器化”。 但妙就妙在,这套法律程序的审批链条,几乎是为他量身定做的闭环。按规矩,超过400万美元的赔偿和解,得由司法部的副司法部长或助理司法部长点头。 而现任副司法部长布兰奇,之前正是特朗普的首席刑事辩护律师,甚至在今年的确认听证会上还承认,他和总统的律师-客户关系“仍在持续”。司法部民事司的司长小伍德沃德,也曾为特朗普的助手在机密文件案中辩护。 法律专家们直接看懵了,前联邦检察官图宾说这种利益冲突明显到无需解释,伦理学教授格什曼更是直言“荒谬至极”。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今年七月,司法部长还把部门的首席伦理顾问给解雇了,这波操作更是让伦理监督形同虚设。 特朗普这边喊着“拿到钱就捐给慈善机构或修白宫”,听起来挺高尚。但明眼人一算账就发现,他2024年曾因财务欺诈案面临巨额罚款,连保证金都凑不齐,现在转头就向政府要2.3亿,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在填自己的坑。 而且这事儿在美国历史上从无先例,就连水门事件和莱温斯基丑闻那会儿,总统也没说让司法部赔偿自己的损失,因为大家都清楚,司法部的独立性是底线,不能既当裁判又下场踢球。 深层次看,这场闹剧暴露了美国政治极化的恶果。特朗普的支持者们觉得这是对“政治迫害”的正义反击,民调显示超过六成的共和党选民认为通俄门调查就是政治驱动的。 而反对阵营则担心这彻底模糊了行政权力和司法独立的边界,开创了总统用司法部给自己谋利的危险先例。就连国际社会都在看笑话,英国媒体评论说这暴露了美国权力制衡的脆弱。 其实这事儿最后大概率会僵住,司法部要是硬着头皮批了,国会民主党肯定要闹翻天,说不定要开听证会;要是不批,特朗普说不定真敢把司法部告上联邦法院,那就成了“自己告自己管理的部门”,更是千古奇闻。反正无论结局如何,受损的都是美国司法那点残存的公信力。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