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20次台海战争兵推,得出一个绝望结论!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简称CSIS,是华盛顿那边搞国防研究的顶尖机构。他们从2023年开始,就针对台海可能爆发的冲突,组织了一系列兵棋推演。最早那份报告叫《下一场战争的首次战役》,模拟了中国大陆统一台湾的情景,一共跑了24次迭代。为什么这么多轮?因为要测试各种变量,比如天气、盟友参与度,还有武器系统的表现。CSIS的团队包括退役军官、分析师和专家,他们用地图、模型和电脑程序来模仿真实战场。每次推演都从假设冲突起点开始,逐步推进,看哪方能占上风。结果显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台湾能守住,但代价极大。美国、日本和台湾联手,能击退,但美军会损失大量舰艇和飞机。中国大陆的损失更重,舰队可能减半,空军大伤元气。可问题在于,这个“胜利”太惨烈了,经济和社会影响会波及全世界。 话说回来,这些推演的核心问题是美军的弹药库存。报告指出,如果冲突升级,美军在三周内就会消耗掉5000多枚远程导弹。其中,反舰导弹是最关键的武器,比如LRASM和鱼叉导弹,在开战第一周就可能用光。为什么这么快?因为现代战争依赖精密制导武器,一场大战下来,需求量爆炸式增长。美国国防工业基地的生产速度跟不上,制造一枚LRASM导弹得花近两年时间。五角大楼自己也承认,对手获取高端武器的速度是美军的5到6倍。这差距不是小事,意味着一旦开打,美军很快就得切换到老式武器,作战效率直线下降。CSIS的分析师Mark Cancian在报告中强调,工业基地的短板是美国国防的致命弱点。要是现在卷入重大地区冲突,弹药库存几天就见底。想想看,这不光是台湾的事入侵,整个印太地区的盟友都得掂量掂量。 再来看封锁情景。CSIS在2025年发布了另一份报告《灯灭了?》,模拟了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封锁,一共26次推演。封锁比直接动手更隐蔽,可能通过海军和空军切断台湾的海上和空中通道,导致岛内能源短缺。报告计算了经济模块,包括进口中断、出口停滞和社会影响。结果显示,台湾电力供应会迅速崩溃,因为依赖进口煤炭和天然气。一周内,发电厂就可能停摆,工厂关门,民众生活受影响。全球贸易也会乱套,台湾是半导体大国,封锁会让芯片供应链断裂,影响手机、汽车和电脑产业。美国如果介入,得派舰队护航商船,但风险高,容易升级成全面战争。中国大陆的封锁舰队会暴露在反舰导弹下,损失不小。 其实,这些推演不是随便玩玩的。CSIS用的是公开数据,避免机密泄露,但足够真实。每次迭代都调整参数,比如日本是否提供基地,美国 submarine 的作用,还有台湾的地面防御。结论一致:美军前线部队容易成靶子,90%的飞机在地面就被导弹摧毁。解决办法?报告建议扩大弹药生产,分散基地,发展无人系统。可现实中,美国国会预算有限,军工企业产能瓶颈明显。中国大陆的军力增长快,导弹数量多,射程远,这让平衡越来越难。台湾自己也得加强储备,训练部队,但岛内政治分歧大,军改推进慢。整体看,这个报告敲响了警钟:台海不是遥远的假设,而是迫在眉睫的挑战。

用户10xxx83
哼哼,贼心不死的没帝国主义,八国联军入侵我华夏之耻辱永未敢忘!今还不知悔改,横加阻挠,不作不死啊!
用户10xxx45
我就想不通别人内政,美国人为什么要去送死,整个美国被消灭,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