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再次加强了禁运,这次连封装设备都不允许出口。可谁都没想到的是,中国厂商早已在暗中铺设好了前进的道路。 你可别小瞧“封装设备”!芯片制造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三大步,封装是最后一道“临门一脚”——把晶圆切成单个芯片,装到外壳里,再焊上线路让它能用,没有这设备,前面造得再好的晶圆都是一堆废硅片。荷兰这次禁的不是普通货,是能做“Chiplet(芯粒)”的先进封装设备,像ASM International(荷兰阿斯麦旗下子公司)的倒装焊设备,全球市占率超40%,之前还能买中低端,现在直接一刀切,摆明了想卡中国芯片的“后脖子”! 但长电科技早把这步算到了!2018年荷兰刚露禁运苗头,他们就砸了23亿研发费,专门成立“封装设备攻坚组”,还从台积电挖来资深封装团队。工程师们连春节都没歇,把进口设备拆了又装,画了8000多张图纸,2022年就搞出首台自主倒装焊设备。现在他们南通工厂里,30%的设备都是自己造的,焊线精度能到5μm,比荷兰设备的8μm还细,工人师傅说:“咱这设备软件是中文的,不用对着英文说明书猜,效率反而高了15%!” 通富微电更狠,直接跟中科院微电子所联手,走“产学研”路子。2020年荷兰限制中端设备时,他们就预判到高端会被卡,硬是用3年时间,把进口设备的核心部件“真空焊接腔”给复刻出来,还加了自己的专利设计——散热效率提升20%,测试良率比荷兰设备还高2个百分点。去年华为麒麟9000S芯片的封装,就是用他们这台自主设备做的,要是等进口设备,根本赶不上交货期! 还有个数据特提气:中国封装测试产业规模2023年已经冲到3200亿元,自主封装设备的渗透率从2018年的5%,一下涨到2023年的28%。就拿华海清科来说,他们做的封测设备,今年已经开始卖给东南亚的芯片厂,反过来抢荷兰厂商的市场。你说这荷兰是不是算错了账?本想靠禁运遏制,结果倒把中国设备的“实战机会”给逼出来了! 有人说“封装设备技术含量低,荷兰不屑防”,这话纯是外行!先进封装是现在芯片突破的关键——比如把多个小芯片拼成一个“超级芯片”,就能绕开高端光刻机的限制,而这全靠先进封装设备。中国厂商早看透这点,不跟荷兰在光刻机上硬拼,转而在封装设备上偷偷补课,这步棋走得太妙了! 荷兰这次禁运,其实是帮了中国自主设备一把。之前还有些厂商觉得“进口设备省事,自主研发费钱”,现在没的选,反而倒逼大家加速用自主设备。长电科技的研发总监说:“去年还有车间抵触自主设备,现在用顺了,连老工人都喊‘再也不想用进口的了’!” 中国厂商的“暗中铺路”,从来不是临时抱佛脚,是盯着产业链短板提前布局。荷兰禁运封测设备,非但没卡住中国芯片,反而让我们在设备自主化上又迈了一大步。照这势头,再过几年,说不定中国的封装设备能反过来占领全球市场,到时候荷兰想后悔都晚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