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运20飞不过去,那就飞歼20过去,反正总得飞一个。有人问,为啥接志愿军烈士回家,必须用歼20和运20? 运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战略运输机,被称为“鲲鹏”。它不仅是中国空军战略投送能力的象征,更是大国地位的承载者。 这架飞机,不仅能运兵、运坦克、运装备,更重要的是,它能运历史、运信仰、运精神。而歼20,作为我国第四代隐形战斗机,是空军制空权的核心担当。 当歼20伴随运20护航归国烈士,它不是简单地执行飞行任务,而是在用最有力量的方式告诉世界:我们已经有能力把英雄完整地接回来,也有能力让后来的敌人不敢再让任何中国士兵回不来。 这不是仪式感泛滥,而是对历史的回应。当年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没有人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来。他们穿着单衣、拎着步枪,对抗的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联合国军。 他们舍生忘死,不是为了自己能活着回来,而是为了后人能有一个不需要再流血的未来。 今天我们用歼20和运20去接他们,是在告诉他们:你们用血肉换来的未来,我们守住了,而且守得很好。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归国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往往是在朝鲜战场被临时掩埋,后由朝方与我方合作发掘、鉴定,再由双方军事礼仪人员共同完成交接。整个过程严谨庄重,任何一个环节都毫不马虎。 这种合作,也是中朝两国在历史记忆上的互相尊重。而中国派出运20和歼20,不只是技术展示,更是对交接仪式的最高礼遇。一国最高规格的战机,迎接一段最沉重的记忆,这恰恰是大国风范最深沉的表达。 中国空军今天之所以能拥有运20、歼20这样的装备,是因为曾经有数百万志愿军在极端条件下坚守战线。 抗美援朝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它是新中国立国之战,是打出了国威军威的战争。而今天的空军,正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有了如今的战略纵深。 所以,当我们用这些顶尖装备迎接烈士回家,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就变得格外有力。 而且,不只是对内传递情感,对外也是一种无声的宣示。我们不是在炫耀军力,而是在告诉世界:这一切来之不易,我们会全力守护。 烈士的遗骸,是国家的底线。既然他们是为了国家牺牲,那国家就必须以最高规格迎接他们回家。这种庄严的仪式,是国家责任的体现,也是国家信誉的体现。 七十多年前,他们飞不过去,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今天的能力;七十多年后,我们飞过去,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让他们回家的勇气和力量。这不仅是一次飞行任务,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所以,为什么必须是运20和歼20?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匹配这份重量。这不是对过去的补偿,这是对未来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