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希望中方不要将安世问题闹大,并且放宽对欧稀土出口管制 一边打压中国企业,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26 13:40:12

欧盟:希望中方不要将安世问题闹大,并且放宽对欧稀土出口管制 一边打压中国企业,一边又要求中国继续给稀土开绿灯。 最近,由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发酵,中欧双方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视频会谈。 欧盟这话递过来,明摆着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打压中国企业时够狠,要资源时又盼着中方“大度”,天底下哪有这么划算的买卖?视频那头,欧盟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刚说完“希望中方克制”,屏幕这侧的中方谈判代表张骥,指尖已经按在了桌角那份标着“安世半导体受限清单”的文件上,眼神里没半点迁就。 熟悉中欧贸易博弈的人都知道,张骥可不是第一次跟欧盟掰扯“双重标准”。2013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搞反倾销调查时,就是他带着团队扎在布鲁塞尔的档案馆里,用三个月时间翻遍了欧盟27国的光伏补贴记录,最后甩出“欧盟成员国对本土企业补贴总额超120亿欧元”的铁证,硬生生逼得欧盟撤回了反倾销税。这次安世问题发酵前,他早就让团队梳理好了欧盟的操作轨迹:去年11月,欧盟以“供应链安全”为由,限制安世半导体向中国本土输送汽车芯片封装技术;今年2月,又冻结了安世在德子公司的部分资产,理由是“涉嫌技术转移风险”——可转头就来求稀土,连点缓冲的体面都不顾。 安世半导体这事,根本不是中方“闹大”,是欧盟先动的手。这家总部在荷兰的半导体企业,核心业务是功率半导体,全球每三辆汽车里就有一辆用它的芯片,而中国资本通过合规收购持有其多数股权后,一直按国际规则运营。欧盟所谓的“风险”,说白了就是怕中国掌握汽车芯片领域的关键环节——毕竟欧洲汽车产业占全球份额23%,而功率半导体的供应直接卡着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命脉。可他们忘了,安世在欧洲的工厂,70%的核心原材料依赖中国稀土;就连生产芯片必需的钕铁硼磁体,中国的产能占全球85%,没了这东西,欧盟的汽车工厂不出三个月就得停摆。 张骥在会谈时没绕弯子,直接摊开了两组数据:一组是安世半导体在欧业务的合规报告,里面写着近三年没有任何“违规技术转移”的记录,欧盟的限制纯属“无依据设限”;另一组是中国稀土对欧出口的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出口量同比降了18%,不是中方故意卡脖子,是欧盟对中国新能源企业搞“反补贴调查”后,相关产业链主动调整了供应节奏。“你一边限制我们的企业正常运营,一边又要我们保障你的资源供应,这逻辑能自洽吗?”张骥的话不重,却戳中了欧盟的软肋。 欧盟的焦虑其实藏不住。他们清楚,稀土不是普通资源——从新能源汽车电机到风电涡轮机,从芯片制造到航天设备,几乎所有高端制造都离不了。中国虽然不是稀土储量唯一的国家,但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提纯技术,欧盟自己建分离厂至少要5年时间,短期内根本离不开中国供应。可他们偏要搞“边打压边索取”的操作,既想保住自己在高端制造的优势,又怕中国在关键领域崛起,这种矛盾的心态,早把“公平贸易”的遮羞布撕得干干净净。 中方从来没想着“闹大”,只是要个公平——你尊重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不搞无理由打压,稀土供应自然按市场规则来;可要是拿着“安全”当借口搞霸权式限制,就别指望中方单方面妥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80

评论列表

用户47xxx29

用户47xxx29

7
2025-10-26 16:47

荷兰强盗是美国的一条疯狗,找死。

倦鸟

倦鸟

3
2025-10-27 09:51

欧盟本质上还是美国的狗

用户26xxx70

用户26xxx70

2
2025-10-27 06:27

欧盟要谈摆正位置去谈,这是我看过欧盟最软的话了,问题你要跟着美国就做好中美对抗的牺牲品,你要做中间人你就要在美国面前有那个分量才行

wefghyghjjj

wefghyghjjj

1
2025-10-27 13:45

希望欧盟不要拉偏架

不良人

不良人

1
2025-10-27 09:38

什么欧盟,北约,没有资格指指点点,哪来的勇气

福星高照

福星高照

1
2025-10-27 13:52

这就是认错的态度,强盗逻辑

戏如人生

戏如人生

2025-10-27 08:08

我们必须把猎枪端在手里,炸刺的就是一颗子弹。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