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一大妈去银行存钱,一女子穿着银行工作人员的衣服,撺掇她买了40万理财产

智胜盐究员 2025-10-26 14:29:00

山西吕梁,一大妈去银行存钱,一女子穿着银行工作人员的衣服,撺掇她买了40万理财产品,说收益高达10.2%,一年后理财到期,大妈去取钱,竟然本息一分钱都取不出来,她这才惊讶的发现,有57名储户的1180万养老钱都打水漂了,5年了都没要回来。银行:那3名“业务员”并非银行工作人员。储户:事发在银行营业场所,银行必须承担连带责任。 2019年12月,王女士接到了女子杨某的微信,让她去银行了解一个理财产品。 对于杨某,王女士一点都不陌生,她去银行存了几次钱,都是杨某穿着银行工作人员的工装,在银行大厅接待的她。 杨某为人热情,服务周到,态度温和,给王女士印象相当的好,两个人就加了微信。 因为王女士是银行的老储户,所以逢年过节都会有礼品相送,每次,杨某都主动联系王女士,让她得到实惠,一来二去两个人非常熟络。 在王女士看来,有什么好处,杨某都想着自己,就对她格外信任,这次,对方让她去了解理财产品,王女士心想,如果产品不好,杨某也不会给自己介绍她欣然赴约。 这次,杨某给王女士推荐的理财,是某投资公司推出的产品,说利息比银行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当年,银行利息一年期1.5%,三年期2.75%。而这款理财产品高达4%,半年就到期,可以说周期短收益高,年化达到了10.2%。 王女士一下子动心了,王女士直接凑了30万,从杨某手里买了理财,几天后,她用帮母亲买了10几万。 因为王女士这是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再加上文化有限,所以,从头到尾都是杨某代办,包括合同上的签字,都是杨某帮签的,当然,王女士也没认真看合同,合同条款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她也压根看不懂。 2020年6月,理财产品到期了,王女士兴高采烈准备取钱,在心里盘算着能拿多少收益?这笔钱取出来,有好的理财在买点,如果没有,就存在银行吃利息。 于是,王女士微信联系杨某,对方却让她再等等,过几天就给她办理。 王女士一想,可能杨某在忙,人家把好产品介绍给自己,那就等她有时间吧,别一个劲催了。 可一两个月过去了,杨某还是没联系她,王女士坐不住了,跑去银行找杨某,她却不知去向。 银行工作人员说了句话,直接让王女士五雷轰顶,对方说,杨某压根不是银行员工。 而这时,王女士才得知,跟她有相同遭遇的,多达57人,这些人加起来有1180万的养老钱血本无亏, 这57人,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都是在这家银行大厅,被3个身穿该银行工作服的人给忽悠的,其中就包括杨某在内。 而这1180万,是这些人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他们觉得银行保险,没想到,钱竟然在银行被忽悠走了。 对于银行不承认3人是银行员工的说法,57人压根不买账,既然不是本行员工,为啥允许他们穿本行员工服装,还默许他们在眼皮子底下做有损银行声誉的事? 而且,杨某当时就站在银行大厅自动取款机附近,在那里有一张桌子,旁边摆了面粉、对联、水杯等礼品。 杨某在那里帮储户办理业务,还跟储户说过:过年了,我们银行搞活动,送您一副对联吧。 杨某在大厅走来走去,银行不可能视而不见,如今出了问题,却矢口否认杨某等3人是本行员工,这就是推卸责任。 据记者了解,57名受害者购买的理财产品,跟银行的理财有本质区别。而这些投资公司,已被列为失信执行人,名下没有可执行的财产。 57人把矛头指向银行,认为银行有连带赔偿责任。 银行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取决于银行没尽审慎经营义务,是否与储户的损失存在因果关系。 贪字得个“贫”!储户无论你是存款或买理财,都一定到窗口由银行工作人员办理。 也要看清楚存单或理财单上的姓名,存取时间,银行印章是否清楚。在银行大堂的是否银行工作人员或经理?他们不会帮你直接用手机办理有关业务,是负责指引你到各窗口,或房间由银行工作人员为你提供办理业务。 那么,法律该如何解读呢? 《民法典》第1198条第1款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应对营业场所内的人员和活动尽到合理的管理义务,包括识别、制止非工作人员冒充员工从事误导储户的行为。 本案中,杨某等3人长期在银行大厅穿着银行制服、发放银行赠品、操作储户手机银行,甚至使用银行营业场所推广非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对此未采取任何监管措施,客观上为诈骗行为提供了信任背书,属于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明显过错。 储户的损失与银行的过失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银行默认非工作人员在营业场所内以员工身份活动,导致储户基于对“银行环境”的信任陷入错误认识,进而被骗。 即使直接侵权人是杨某等诈骗者,银行也需对自身未尽义务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关注@灋律盐究员 学法辩是非,用法止纷争。

0 阅读:771

评论列表

SGU

SGU

3
2025-10-26 17:57

银行领导没捞钱那是不可能的

用户10xxx45

用户10xxx45

2
2025-10-26 14:44

遇到这样的直接报警告诈骗

用户10xxx46

用户10xxx46

2
2025-10-26 17:36

应当 ? 行人应当走人行横道线。 扯

用户18xxx35

用户18xxx35

1
2025-10-26 14:58

2019年还有这种事,我真是不相信。如果你说20年前有这种事,我才相信,因为我就亲身经历过在银行里被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卖你保险。

用户16xxx08 回复 10-26 23:35
2019年怎么没有?大概就是这个世界,我老婆去存钱被一个穿着银行制服的忽悠买了保险。她回来对我一说我就知道不是存款。有一星期的时间,我后来退了

用户16xxx08 回复 10-26 23:36
2019年怎么没有?大概就是这个世界,我老婆去存钱被一个穿着银行制服的忽悠买了保险。她回来对我一说我就知道不是存款。有一星期的确定时间,我后来叫老婆退了

智胜盐究员

智胜盐究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