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市发改委接连披露消息:长株磁浮快线已进入实质性推进

一三大树哥 2025-10-26 16:38:28

近日,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市发改委接连披露消息:长株磁浮快线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各项前期工作正紧锣密鼓开展 。早在今年5月,湖南省发改委便明确该线路采用磁浮制式,不仅投资可控,更与全省磁浮交通产业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为"轨道上的长株潭"再添关键动脉。 线路揭秘:90公里串起双城核心,17站实现多网互联 作为长株潭都市圈重点推进的市域快线,长株磁浮快线的初步设计方案看点密集。线路全长预计达90.7公里,总投资约308亿元,由株塘—先锋段(约60.4公里)和螺丝塘—马鞍段(约30.3公里)两部分组成。全线设17座车站,如同一条"金线"串起双城关键节点:长沙段50公里设花博园、金屏、先锋等8站,覆盖星沙副中心、黄兴副中心及南部融城片区;株洲段40公里设株塘、株洲西、市民中心等9站,直抵株洲中心城区 。 线路走向已基本明确:起于株洲株塘站,向北沿湘莲大道、云龙大道等主干道延伸至株洲马鞍站,再往西沿洞株路进入长沙,最终止于长株潭城际铁路先锋站,且预留往西延伸条件。更值得关注的是,线路将与武广高铁、长株潭城际、长沙机场磁浮线及长沙地铁3号线、6号线实现站点换乘,真正形成多网互联互通的交通格局。按照规划,2026年上半年前,线路具体线站位及投融资模式等关键问题将全部敲定 。 组网进展:三城磁浮线同步推进,长浏已进入实质施工 长株磁浮快线并非孤例,湖南正加速构建长株潭都市圈磁浮"环线"。当前,长宁、长浏、长株三条市域磁浮快线齐头并进:长浏磁浮快线已于2024年11月开工,2025年3月实现全线首根桩基开钻,7月长沙县段拆迁工作全面提速,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线路全长48.73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预计2029年通车后,浏阳至黄花机场仅需30分钟;长宁磁浮快线已完成第二次方案修改上报,正待国家发改委批复,调整后线路采用全高架敷设,先期建设长丰站至发展路站段,设10座高架站,进一步降低了工程造价 。 更关键的是,磁浮线路间的联通设计已同步规划。在榔梨接轨点设置的磁浮联络线,将实现长浏快线(S2号线)与长株快线(S4号线)的互联互通,未来乘客可无缝换乘穿行三城。 出行体验:票务系统改造进行时,有望实现"同网同价" 针对公众关心的磁浮票价与换乘问题,官方已给出明确回应。长沙轨道集团表示,长株磁浮快线建成后将直接融入长沙轨道交通线网,参照地铁模式运营。目前,相关单位已启动长沙现有磁浮快线票务系统改造,目标直指与地铁"同网同价",未来市民乘坐磁浮将如同地铁换乘般便捷,出行成本与便利性顾虑大幅降低 。同时,线路通过站内通道与其他轨道交通衔接,形成类城市轨道的换乘体系,进一步提升通勤效率。 选择底气:技术降本再突破,全产业链托举"磁浮标杆" 湖南对磁浮的偏爱,源于技术实力与产业根基的双重底气。作为中国磁浮产业"领头羊",湖南拥有首条自主知识产权中低速磁浮商业线,更已构建起覆盖规划设计、装备制造、施工运维的完整产业链,参与全国50%的磁浮项目建设 。 磁浮技术的"硬核优势"愈发凸显:噪声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可灵活穿梭于城市楼宇与复杂地形间,大幅减少隧道开挖等工程成本。而2025年6月实现的快速磁浮桥梁轻量化技术突破,更让列车在挠跨比1/1500刚度桥梁上完成满载达速试验,突破现行规范限值60%以上,推动磁浮每公里直接工程投资向1.2亿元迈进,2026年有望降至1亿元,经济性优势进一步扩大。以长浏快线为例,通过优化线路敷设与车站设计,项目概算核减超20亿元,降幅达16.33% 。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从单条线路到环线组网,长株磁浮快线的推进不仅是交通版图的扩容,更是湖南磁浮产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随着三条快线的陆续建成,"轨道上的长株潭"正加速从蓝图变为现实。

0 阅读:44
一三大树哥

一三大树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