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宣布了总统行程!   10月26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宣布,美国总统特朗普已

波览历史 2025-10-26 23:55:23

美国白宫宣布了总统行程!   10月26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宣布,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于当地时间25日晚间登上空军一号,宣布开启他第二任期的首次亚洲三国行,七天行程第一站是马来西亚,接着转飞日本、韩国,中途还要在卡塔尔多哈稍作停留。   特朗普这场为期七天的亚洲之行,从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目的性,每一站的安排都紧扣“美国优先”的核心逻辑,既为塑造个人政治形象铺路,也试图在亚太地区收割实实在在的利益。   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东盟峰会现场,成了特朗普这场表演的首个舞台。10月26日,他以见证者身份出现在泰国与柬埔寨的和平声明签署仪式上,收获了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高调赞誉。   早在峰会前,美国就以出席为筹码,施压主办方将中国官员排除在仪式之外,只为让特朗普独占这一“和平功劳”。   但地区和平从不是谁的独角戏,今年5月泰柬边境冲突升级后,是中方特使多次穿梭调停,促成三国达成“安宁共识”,两国领导人当时都公开感谢中方的关键作用。   特朗普所谓的“斡旋”,不过是在双方已达成停火共识的基础上,过来“盖章”摘果,把别人的努力转化为自己的政治资本。   这种将和平工具化的操作,本质上是特朗普的惯用伎俩。中期选举临近,国内支持率的压力让他急需一场“高光外交”来提振声势。   泰柬和平协议的签署,恰好给了他塑造“和平缔造者”形象的机会,哪怕这份和平的根基,是美国用关税大棒威逼利诱换来的。   美国对泰国和柬埔寨的输美商品早已设定高额税率,一旦两国不配合,还可能面临更高惩罚性关税,而这两个国家对美出口占比不低,根本承受不起贸易中断的损失。   这种单边施压下的和平,更像是一场利益交易,而非真正的协商共识。   特朗普在吉隆坡的另一重目标,是盯上了东南亚的战略资源和市场。东盟地区的稀土、镍、钴等矿产,是美国电动汽车和国防产业急需的关键材料,尤其是马来西亚,作为中国之外最大的稀土冶炼基地,更是被美国重点关注。   特朗普已经放出消息,要与泰国签署矿产合作协议,核心就是用关税豁免等小恩小惠,换取当地矿产资源的优先开发权和出口权。   但这背后的霸权逻辑,东南亚国家早已看清。美国对东盟多数国家的关税水平一直居高不下,部分产品税率甚至达到40%,让当地出口企业苦不堪言。   中途经停卡塔尔多哈的安排,让这场亚洲之行多了一层中东色彩。特朗普与卡塔尔领导人会面时高调宣布“国际部队不久将进驻加沙地带”,看似是在介入中东局势,实则是想借全球热点事件刷存在感,彰显美国的全球影响力。   这一表态与美国提出的“20点计划”一脉相承,试图将加沙问题与亚太布局绑定,向国内选民和盟友传递“强硬领导者”的信号。   但加沙局势的复杂性远超想象,这种缺乏地区国家共识的单边表态,不仅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局势动荡,暴露了美国外交只重表面、不顾实质的短板。   接下来转飞日本、韩国的行程,特朗普的核心诉求是巩固同盟关系。   10月25日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电话会谈中,双方强调要提升日美同盟水平,而高市早苗与安倍晋三的亲密关系,成了特朗普拉拢日本的重要纽带。   但同盟关系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依附,日本近年来在经济上与中国保持着紧密联系,韩国也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两国都清楚,跟着美国的单边节奏走,最终可能损害自身利益。   特朗普想通过强化同盟来围堵地区发展,却忽视了各国追求自主发展的普遍诉求,这种逆潮流而动的做法,很难获得真正的支持。   特朗普的这场亚洲之行,从头到尾都透着功利与算计。用政治表演抢夺和平功劳,用关税大棒逼迫利益让步,用同盟关系巩固地缘布局,每一步都想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   但时代已经变了,亚太地区的国家不再愿意充当大国博弈的棋子,他们更看重平等相待的合作与可持续的发展。   中方始终支持地区国家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用务实合作推动共同发展,这种态度与美国的单边施压形成鲜明对比。   这场七天的行程,或许能给特朗普带来短期的政治加分,但长远来看,单边主义的老路注定走不通。   真正的影响力从来不是靠施压和表演换来的,而是源于相互尊重与互利共赢。   消息:特朗普已启程!将访问马来西亚、日本与韩国 2025-10-26 10:13·海峡网

0 阅读:68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