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孩子, 抓住先饿三天! 10月25日报道,在安徽的一个村庄,一位13岁女

力量华哥 2025-10-27 10:13:47

这种孩子, 抓住先饿三天! 10月25日报道,在安徽的一个村庄,一位13岁女孩因上课打瞌睡被母亲限制使用手机,几天后,她带着手机悄悄躲进了奶奶闲置的老屋,家人焦急地动员全村搜寻。[微风] 最终在旧屋的床铺上找到了她,当时手机电量早已耗尽,她却仍凝视着漆黑的屏幕,面对母亲伸来的手,情绪激动地拒绝了安抚。 事后了解到,女孩因深夜刷短视频导致白天精神不济,手机被没收后便萌生了独自躲起来的念头。   这个案例反应出当下许多家庭面临的共同挑战,当孩子过度依赖电子设备时,不少家长会采取没收设备、切断网络或严厉批评的方式。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理解孩子依赖电子设备背后的情感需求,有些孩子可能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而转向虚拟世界。 有些则可能借助网络缓解学业压力,或是逃避现实社交中的困境,电子设备中的游戏、视频和社交平台,恰好为这些情感空缺提供了暂时的慰藉。   建立合理的电子设备使用规则比单纯禁止更为有效,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议每日使用时长和使用时段。 并明确超时使用的后果,这些规则应当是双方沟通的结果,而非单方面的指令,在执行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反复,这时需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引导。   家长的榜样作用同样重要,如果父母自己时刻手机不离手,却要求孩子远离电子设备,这样的教育很难产生效果,当家庭成员共处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设备使用,全身心投入互动,这对维系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看了小姑娘为手机“离家出走”的新闻,网友们一边心疼小姑娘一边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这姑娘真是个狠人,为了玩手机能在空屋子躲七天,我充电宝都用不了那么久!不过这孩子也挺让人心疼的,宁愿躲着也不愿意回家,说明跟父母之间的沟通真的出了问题。” “现在哪个孩子不玩手机?关键看家长怎么引导,一收了之是最简单也最没用的办法,你越禁止她越反抗。” “我们家里就跟孩子约定好,周末每天能玩一小时,平时做完作业可以看二十分钟,这样大家都轻松。” “这孩子躲了几天都没人发现,说明平时家人对她的关注也不够啊。” “奶奶家空房子这么近的地方,居然找了七天才想到去查看,这家长当得有点粗心。” “我小时候也被父母狠狠管教过,虽然那会儿没手机,但也被禁止看课外书,那种被强行压制的感觉,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将心比心,孩子需要的是理解,不是镇压, 手机游戏和短视频的设计就是让人上瘾的,大人都控制不住自己,何况一个13岁的孩子?不能全怪孩子,平台也该负点责任。” “这孩子算是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现在的孩子跟我们那会儿不一样了,打骂和禁止解决不了问题,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明白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该学习。” “我倒是挺佩服这孩子的毅力,为了玩手机能忍受又冷又饿的环境七天,把这劲头用在学习上,肯定是学霸。” 如果你家孩子沉迷手机到这种程度,你会用什么方法引导?是严格禁止还是耐心沟通?欢迎有经验的家长分享你的做法!   信源:红星新闻

0 阅读:2
力量华哥

力量华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