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9日,70岁的杨振宁在南开大学做了一个学术演讲。体贴的南开大学,顺

科海群星谱 2025-10-27 11:21:07

1992年6月9日,70岁的杨振宁在南开大学做了一个学术演讲。体贴的南开大学,顺便给杨先生提前搞了一个生日庆祝会。 在演讲的时候,杨先生做了一个幻灯片,他用了一张照片,在这张照片中,母亲坐在轮椅上,杨先生在后面推着轮椅。杨先生介绍说“这是母亲和我最后一次过春节----”,话音未落,杨先生就哽咽了,进而掩面而泣。 此时,距离杨振宁母亲去世已经有5年的时间。杨振宁和母亲罗孟华的关系极为密切,母子之爱异常深厚。杨振宁兄姊5人,他是家中长子,他比大弟还要大8岁。老大和老二为何相差这么大,也是有原因。 我们只闻大名鼎鼎的杨振宁,殊不知,杨先生的父亲杨武之同样是当年有名的数学家。杨武之毕业于清华,留过美,曾在清华任教,后来还当过西南联大数学系的主任。杨武之水平如何,提一个他的学生就知道了。华罗庚1932年到清华读书时,数学老师就是杨武之。 杨振宁的母亲,不是大家闺秀,也非书香门第,就是普通的旧式女子,没什么文化,而且还裹足,她和杨武之是指腹为婚,从学识来讲,二人的地位是不对等的。 不过,杨武之最终还是娶了罗孟华,而且后来还把她带到了清华园。罗孟华无法像其他教授家属那样,出身优越,又有知识,所以她在清华园一直很低调,默默的相夫教子。 在杨振宁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923年,杨武之通过安徽公费赴美留学,杨振宁和母亲在家相依为命。识字不多的罗孟华,开始教杨振宁学读方块字。 彼时,有一些出国留学的,回国后有了新欢,都抛弃了糟糠之妻,罗孟华也有这个心理准备。她曾和年幼的杨振宁说,如果父亲不要她们了,她就带着杨振宁去吃教堂“吃教”。 1928年,杨武之取得博士学位,成为国内数论博士第一人,同年回国,随即进入厦门大学任教。在厦大工作一年后,杨武之被清华大学聘为数学系教授。从此,杨武之结束漂泊生活,工作和生活安稳了下来,也把罗孟华母子接到了清华园。生活稳定之后,杨振宁的弟弟妹妹陆续出生。 实际上,杨武之缺席了杨振宁的童年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杨武之远在异国的那些年,罗孟华带着幼小的杨振宁,生活有多难。尤其是罗孟华,还要时时担心自己会有被休掉的可能。 杨先生曾经多次提及,母亲是对自己影响最深远的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杨先生想起母亲为之动容的原因。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科海群星谱

科海群星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