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不下去了,在普京表示”在红军城包围了约乌军31个营约5500人“之后,泽连斯基

未央秘史 2025-10-27 19:06:02

编不下去了,在普京表示”在红军城包围了约乌军31个营约5500人“之后,泽连斯基坦然承认俄军已进入波克罗夫斯克,嘴上说着“时局维艰”,行动上却依旧硬刚到底,死活不肯下突围命令,非要让这支部队在绝境里给俄军制造更多损失,这操作看着让人费解,实则全是算计。 先说说波克罗夫斯克这地方有多重要,它可不是普通小镇,而是顿涅茨克的门户,多条公路铁路在此交汇,长期以来都是乌军东部前线的后勤枢纽,城里的煤矿更是供应着乌克兰最大钢铁生产商一半的焦煤需求,关乎经济命脉。 这样一块战略要地,泽连斯基怎么可能轻易放手,一旦让俄军彻底占领,不仅乌军顿巴斯防线会出现巨大缺口,后续补给通道也会被进一步压缩,甚至可能引发周边防线的连锁崩溃。 更关键的是,这地方紧邻乌克兰腹地第聂伯罗州,而那里根本没构筑好完整防线,丢了波克罗夫斯克,俄军就能长驱直入,这对泽连斯基来说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灾难。 从政治层面看,泽连斯基的处境容不得他有半点妥协,原本2024年就该举行的总统选举,因为战争一再推迟,到2025年更是陷入争议,特朗普说他支持率低至4%,马斯克都直言他选举会惨败,国内还有波罗申科等反对派虎视眈眈,他还得靠制裁反对派来稳固地位。 这种情况下,任何形式的退缩都可能被贴上“投降”的标签,直接动摇他的执政根基。 他必须维持住“抵抗到底”的强硬形象,而被围乌军的死战,正是这种形象的最佳注脚。 西方盟友虽然在2025年10月承诺了超过10亿美元的新援助,瑞典更是计划2026至2027年提供80亿美元,但欧洲夏季的对乌军援已经下降了57%,援助的持续性充满变数。 泽连斯基心里清楚,只有让西方看到乌克兰人敢打敢拼、绝不认输,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才不会中断,毕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把资源投入到一支可能妥协的军队身上。 从军事角度来说,这5500名被围乌军其实是泽连斯基手里的“牵制筹码”。 俄军为了包围和歼灭这支部队,投入了中部军区第2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南部军区第51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等主力单位,还动用了摩托化步兵旅、海军步兵旅等精锐力量,这些兵力被牢牢钉在红军城战场,就无法抽调到南部赫尔松或其他战线发起新的进攻。 之前乌军在赫尔松方向的大反攻,出动了3个主力旅加10个国土防卫旅,结果还是被俄军迎头痛击全面溃退,现在已经没能力再组织大规模反击,只能靠红军城的部队拖住俄军主力,为其他地区的防御争取时间。 而且俄军已经切断了通往波克罗夫斯克的主要交通线T-05-14公路,乌军仅剩下不到10公里的狭窄通道,后勤补给早就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下突围,无异于自投罗网,俄军早就在外围布好了伏击圈,大概率会造成比坚守更大的伤亡,泽连斯基索性让他们就地抵抗,能多消耗俄军一点是一点。 之前马里乌波尔的坚守已经给了泽连斯基足够的“启发”,当时乌军虽然最终失守,但硬生生牵制了俄军大量兵力和时间,为顿巴斯其他地区构筑防线争取了宝贵窗口期,还换来了西方源源不断的援助。 现在红军城的局势虽然危急,但泽连斯基显然想复制这种“以空间换时间、以伤亡换援助”的模式。 他知道这5500名士兵的牺牲,能转化为政治上的加分、外交上的筹码和军事上的缓冲,对他维持统治、争取更多支持更为有利。 更何况,2025年10月俄军刚刚对乌克兰电力设施展开猛烈轰炸,全境实施每天16小时限电,国内民众情绪低落,用红军城的激烈抵抗转移民众注意力,让大家聚焦于对抗俄军,而不是国内的能源危机和生活困境,也是泽连斯基的如意算盘。 泽连斯基嘴里喊着“消灭占领者”,本质上是把这5500名乌军士兵当成了战略棋盘上的棋子。 对他而言,这些士兵的价值不在于能否突围求生,而在于能给俄军造成多大损失,能为他争取多少政治资本和西方援助。 毕竟只要抵抗的姿态摆足,西方的支票就不会停,他的执政地位就还能稳住,至于那5500名士兵的死活,在宏大的政治和战略目标面前,似乎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俄军显然也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不急着发动总攻,而是慢慢收紧包围圈,一边消耗乌军有生力量,一边等着泽连斯基做出更不理智的决策,这种双方的心理博弈和战略拉扯,让红军城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难测。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