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英国学者放话:世界乱成这样,根源终于找到了!中国做对了关键一步!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西方从大航海时代起就习惯了“我说了算”,二战后搭的那套规则更是把霸权焊得死死的。可2008年金融危机戳破了美国的底气,中国的崛起又让西方慌了神。马丁・雅克记得特清楚,2016年特朗普当选后,美国两党突然达成共识:得把中国按住。 这几年美国喊着“让美国伟大”,干的却是“筑高墙”的糊涂事——加征关税、搞技术封锁,连半导体企业的股权都要“穿透式”审查,几千家中国企业平白受牵连。 更要命的是西方的双重标准。他们自己定的规则,一旦不符合利益就改弦更张。就说全球治理吧,广大发展中国家盼着多分点发展红利,可西方主导的机构里,话语权还攥在少数国家手里。马丁・雅克逛过不少国际会议,眼见着发展中国家提的诉求被当耳旁风,“这哪是维持秩序,分明是害怕失去特权”。 去年金砖国家扩容,沙特、印尼这些新成员挤着加入,10个成员国占了全球近一半人口、三成经济总量,说白了就是大家不想再受老规矩的气。 中国的做法恰恰相反。马丁・雅克观察了三十年,发现中国从不跟着西方搞“堵路”那套,反而一门心思修“通途”——你不让我走旧路,我就自己修条能拉上大伙儿一起走的新路。 就说中欧班列吧,今年刚突破10万列大关,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发,48小时能把新疆的核桃送到内地,再把智能设备运到欧洲。为了提高效率,口岸特意加了10条到发线,还搞了“数字通关”,车辆周转快了20%。霍尔果斯站长说,每列火车出发,都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心一起跳,这话听得人心里热乎。 亚投行更是个好例子。十年前中国牵头办这银行时,西方还冷嘲热讽,结果现在“朋友圈”扩到110个成员,覆盖全球81%的人口。截至今年,已经批了322个项目,砸了600多亿美元,带动的资金更是超过2000亿。 肯尼亚的水利工程、巴基斯坦的公路改造,多少国家靠着这些项目解了燃眉之急。马丁・雅克说,这才是真的“把蛋糕做大”,不像西方总想着分蛋糕时多占点。 金砖国家的扩容更能说明问题。从最初几个国家,到现在10个正式成员、9个伙伴国,贸易额都快占全球两成了。新开发银行批了120个项目,400亿美元砸下去,全是帮发展中国家搞现代化。 美国总说中国搞“小圈子”,可金砖的门是敞开的,马来西亚、古巴这些不同制度的国家都能加入;反观美国搞的印太框架,明摆着是拉帮结派孤立别人,根本没人真买账。 中国这思路可不是临时起意。马丁・雅克算过,中国现在占全球30%的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产能更是占了全球60%和80%。但中国没像西方当年那样搞技术垄断,反而把生产线建到东南亚、非洲,让当地也能赚着钱。就说光伏吧,中国组件运到巴西,帮他们建太阳能电站,既解决了当地的能源问题,中国企业也得了市场,这才是共赢的门道。 反观西方的“堵路”手段,真是越搞越乱。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卡中国脖子,结果自己的军工企业慌了——F-35雷达里的稀土磁铁还得靠中国,库存只够撑14个月。 欧洲跟着美国搞对华限制,转头就发现自家的风电设备缺零件,德国经济部急着喊“极度担忧”,可早干嘛去了?马丁・雅克说得一针见血:“西方总以为能靠霸权维持秩序,其实是在害怕失去秩序,越堵越乱。” 中国踩对的这步棋,说到底就是认清了“合作比对抗强”的道理。马丁・雅克在复旦讲课的时候常说,西方几百年的霸权思维改不了,总觉得要么你赢要么我输,可现在的世界早不是这样了。 气候变化、疫情这些事儿,哪件能靠一个国家解决?中国搞的“金砖+”模式、自贸协定,都是想让更多人坐进谈判桌,而不是把人往外赶。 马丁・雅克最后总结得特实在:世界乱局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毕竟权力转移从来不是容易事。但中国的方向没走错,合作共赢这路看着慢,其实是最稳的。西方要是还抱着老一套不放,只会越来越被动。 想想也是,当年英国不愿接受美国崛起,搞出关税战,最后还是挡不住历史潮流。现在美国和西方要是不明白这个理儿,迟早也得栽跟头。 中国这步棋踩对了,不光是为自己谋发展,更是给世界指了条明路——不是谁压过谁,而是大伙儿一起把路修宽,一起往前走。这或许就是为啥越来越多国家愿意跟着中国干,毕竟谁都想过踏实日子,没人愿意天天陪着西方搞对抗、瞎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