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警察专骗小学生,一团伙利用“蛋仔派对”游戏行骗被判刑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0-27 20:16:28

“警察叔叔,我的游戏账号真的被盗用了吗?”杭州富阳区,11岁的小徐在视频通话中怯生生问。

屏幕那端,一个模糊的“警官证”一晃而过。

AI场景还原

对方声称是“南昌警察”,告诉她心爱的“蛋仔派对”游戏账号被犯罪分子利用,必须立即配合调查。

在恐惧驱使下,孩子拿来了爷爷的手机。

在“警察叔叔”的指导下,小徐一次次将爷爷账户中的1万多元,转入了多个看似正规的商户账户……

橙柿记者了解到,10月10日,由杭州富阳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一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诈骗案宣判。

据警方披露,这个诈骗团伙的成员,多数是刚满18周岁的年轻人。

他们专门通过网络游戏平台寻找未成年人下手,特别是那些喜欢玩“蛋仔派对”的小学生。

2025年春节期间,刚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缓刑的羊某甲闲来无事,动起了歪脑筋。

通过抖音搜索诈骗案例,他发现冒充警察诈骗小孩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手段。

羊某甲很快组建起了自己的“团队”:懂得兑换虚拟货币的羊某乙、能说会道的陈某和符某某,以及负责后勤支援的羊某丙。

他们摸索出了一套专业的作案手法:首先在抖音上搜索“蛋仔派对”游戏视频,专门挑选那些看起来是小学生的用户关注。

待对方回关后,便通过私信联系,声称有“重要事情”告知。

然后通过视频通话出示伪造的警官证,恐吓孩子其游戏账号涉嫌犯罪活动。

最后指导孩子偷拿家长手机,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

为逃避侦查,赃款还会通过专业洗钱团伙转换为U币(USDT虚拟货币),最终才兑换成现金分赃。

据调查,诈骗团伙医用这种手段作案多起。

2月17日,河北威县9岁的小张成了受害者之一。

犯罪团伙通过类似手法,骗走了她姥姥和妈妈银行卡内共计1.5万余元。

“对方称手机内有病毒,需要配合使用家人手机,否则警察会把我和爸爸妈妈抓走。”

小张在事后陈述中回忆道,“我收到几个验证码,迷迷糊糊转了五笔钱。”

直到3月4日,富阳区的小徐,深夜到爷爷房间拿充电器引起母亲怀疑,这起诈骗才被发现。但为时已晚,钱款早已转出。

AI场景还原

今年4月初,主要犯罪嫌疑人羊某甲、羊某乙、陈某等人相继落网。

令人唏嘘的是,这个诈骗团伙的成员多数是刚满18周岁的年轻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最初只是想去“跟着学赚快钱”,却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到案后,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部分嫌疑人家属已积极退赃。

但相比造成的数万元损失,这些退款远远不能弥补受害者家庭的经济和精神创伤。

8月6日,富阳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犯罪嫌疑人羊某甲、羊某乙、陈某依法提起公诉。

10月10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主犯羊某甲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

其余两名从犯陈某、羊某乙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和一年七个月,并处罚金。

办案检察官提醒,这起案件揭示了几个需要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首先,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亟待加强。

犯罪分子专门选择小学生下手,正是利用了孩子们辨别能力弱、容易轻信权威的特点。

其次,家长需要妥善保管支付密码,避免设置过于简单的密码(如本案中小徐爷爷的手机密码与支付密码完全相同),并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监管。

对于青少年群体,要加强法治教育,避免因一时贪念或追求“快钱”而误入歧途。

羊某甲等人最初可能并未意识到这种“来钱快”的方式会带来多么严重的法律后果。网络世界虚拟复杂,但法律底线真实清晰。

检察官警示说,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反诈骗教育。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保存证据并报警。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