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决定放弃在美国建造工厂,保命比赚钱重要,密歇根24亿美元打水漂!近期,密歇根

百日依山尽 2025-10-28 14:31:31

中企决定放弃在美国建造工厂,保命比赚钱重要,密歇根24亿美元打水漂!近期,密歇根州表示:中国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决定放弃在当地投资24亿美元的电池工厂计划。 时间拉回 2022 年,国轩高科的美国子公司 Gotion Inc. 带着宏伟蓝图闯进密歇根 —— 投资 24 亿,建大型电池零部件厂,承诺创造 2350 个工作岗位,员工年薪能给到 6.2 万美元,比当地家庭收入中位数高出一半还多。 当时州政府把这当成 “中美新能源合作标杆”,立马砸出 2360 万美元土地拨款,还备好了 1.25 亿美元激励资金,媒体更是连篇累牍地夸赞这是 “重大经济胜利”。 变故在 2023 年突然发生。有居民翻出了国轩母公司章程里的条款,这个细节被迅速放大成 “国家安全威胁”。反对声浪从格林查特镇的院子里冒出来,居民们贴标语、建 Facebook 群组,集会时喊着 “化学物质有毒”“电动车是骗局”,甚至有人笃定这是 “中国政府的渗透”。 这场地方性争吵很快发酵,直接催生出一场罢免投票 —— 支持项目的镇监督、书记等 5 名官员全被选民 “赶下台”。新一届镇议会刚上任,就立刻撕毁了和 Gotion 的支持协议,这在美国地方层面否决外资项目的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国轩没甘心就此退场。2024 年,Gotion 一纸诉状把镇政府告上法庭,控诉对方故意阻挠供水和基础设施建设,法院一度下令镇政府必须履约。可企业的坚持没能扛过政策的转向,2025 年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大而美法案》(OBBBA)正式落地,给这个项目判了 “死刑”。 法案里的 “禁止外国实体” 条款简直是为中企量身定做:中国母公司持股超 25%、能控制生产或数据,都算 “受限实体”,而国轩显然踩了红线。 更要命的是,法案给美国本土电池厂 45 美元 / 千瓦时的生产补贴,却对中国相关产品征收 58% 的关税,算下来中国电池到岸价要 95 美元 / 千瓦时,远超美国本土 65 美元 / 千瓦时的成本,根本没有竞争力。 雪上加霜的是密歇根州政府的态度。2025 年 10 月,州经济发展局直接认定 Gotion “120 天内未开展合格活动”,属于违约,不仅终止所有补贴,还要求追回已经发放的 2360 万美元。即便国轩律师驳斥 “放弃项目” 的说法,恳求给 6 个月宽限期重新评估可行性,也没能挽回局面。 要知道,国轩背后还有德国大众这个最大单一股东持股 30%,可在 “中国背景” 这个标签面前,这些都成了无用的辩解,连密歇根州共和党众议员约翰・穆勒纳尔都在推波助澜,力主禁止给中资电池企业发补贴。 到最后,24 亿美元投资成了泡影,那些承诺的高薪岗位也成了镜花水月。瑞银的报告早看透了结局:《大而美法案》创造的政策护城河,其实是给韩国电池厂商铺了路,三星 SDI、LG ES 们正借着补贴把美国储能市场份额从 10% 往 80% 冲,而中国企业只能黯然离场。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0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