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0-28 14:45:09

这位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1艘航母都出动,再带上所有的先进装备,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胜利。   那位叫金大中的韩国专家在首尔国防论坛上说“11艘航母都不够看”,台下先是哗然,然后是沉默,这反应太真实了——毕竟这话戳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摆出来的事实又让人没法反驳。   11艘航母的说法本身就有点唬人,美军自己都很难凑齐这个数。美国海军学会网站曾统计,现役11艘航母里,常态部署数量通常只有2到3艘,能同时派出5艘已经是近年罕见的高峰。   “华盛顿”号航母中期大修原计划4年,结果拖了近6年才出海测试,排队维修的航母能把纽波特纽斯船厂的船坞占满,这种情况下谈“全部集结”更像纸上谈兵。   就算强行凑出更多航母,超期部署的隐患早被多次验证,2020年“林肯”号连续部署295天,创下冷战后纪录,回来后整舰战备状态直接下滑三成,这样的舰队真能撑住高强度作战?   就算这些航母真的开到中国周边,也闯不过层层火力网。中国早有针对性的反制手段,东风-21D射程达1800公里,东风-26B更是能打击4000公里外的舰艇目标,这意味着美军航母刚进入第二岛链就已暴露在打击范围内。   2020年8月,解放军从青海和浙江分别发射这两型导弹,精准击中南海预定目标,美媒《大众机械师》当时就坦言,这些“航母杀手”让美军舰船不得不冒巨大风险。   更关键的是,这类导弹列装规模还在扩大,现在东风-26的列装旅数量已经超过东风-21D,形成了远近衔接的打击体系。   美军想靠先进装备撕开防线也不现实,中国的防御早已是海陆空立体联动。   2024年中俄“北部·联合”演习中,中方出动的空警-500能实现全域预警,歼-16可携带反舰导弹实施精确打击,西宁舰等舰艇组成的编队能构建海上防御圈,30余架飞机与10余艘舰艇的协同动作,展现的正是体系作战能力。   这种搭配不是摆样子,而是经过实战化检验的,演习里涵盖的防空反导、火力打击等课目,恰好对应了应对航母编队的核心需求。   美军航母的舰载机作战半径有限,想突破这种多层次防御,恐怕刚起飞就会被锁定。   回溯历史,美军在装备占优时也没讨到过便宜。1950年的云山之战,志愿军39军面对号称“开国元勋师”的美骑1师,以劣势装备歼灭美军1840余人,击毁缴获坦克28辆。   日军陆上自卫队后来把这场战斗写进教材,承认志愿军靠集中优势兵力、近战夜战的战术打了场完美胜仗。   现在中国的装备水平早已今非昔比,却仍传承着灵活机动的战术传统,美军想复制过去的火力压制模式,只会重蹈覆辙。   后勤补给更是美军绕不开的死穴。亚太地区的美军基地多分布在第一岛链,距离中国本土近,很容易成为首轮打击目标。而从美国本土向亚太运送物资,补给线长达上万公里,一旦被切断,前线部队撑不了多久。   中国的区域拒止能力恰好能掐住这个命脉,东风系列导弹能覆盖关键航道和基地,海军舰艇可在西太平洋执行封锁任务,这种立体封锁让美军的后勤支援变成“送人头”。   2023年美军专家就曾坦言,西太平洋的后勤短板让他们在冲突中很难维持超过两周的高强度作战。   美军自己也清楚这些软肋,只是不愿承认。他们的航母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最老的“尼米兹”号已接近退役年限,却还要被迫延长服役;“福特”级航母的建造屡屡拖延,更新换代根本跟不上损耗。   2018年美军曾出现22天的“航母空窗期”,全球范围内无舰可派,这样的状态真能支撑起对中国的大规模进攻?   韩国专家的话看似大胆,实则是戳破了刻意营造的假象,毕竟数据和历史都摆在那里,再先进的装备也救不了战略和后勤的硬伤。

0 阅读:73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