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国家穷那真是活该,就比如如柬埔寨,坐拥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5%是平原,人

理大国迷雾 2025-10-28 15:26:40

有些国家穷那真是活该,就比如如柬埔寨,坐拥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5%是平原,人口还不到1700万。随便种点地都吃喝不愁,可它混到现在,依旧是东南亚最穷的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2023年的数据,柬埔寨仍有17.8%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日均收入不足1.5美元。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中,柬埔寨的经济体量仅优于老挝和东帝汶,位居倒数第三。 柬埔寨的地理条件可谓上天恩赐,洞里萨湖作为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像一颗跳动的心脏,为这片土地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养分。 湄公河如一条生命动脉,贯穿国土,滋养着万顷良田。 这里的气候条件让农民理论上每年可以轻松收获两到三季水稻。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柬埔寨至今仍需从越南和泰国进口大米以满足国内需求。 这片本该成为“东南亚粮仓”的土地,为何无法养活自己的人民? 答案或许就隐藏在资源的另一面,当自然资源丰富而制度不健全时,资源反而可能成为发展的绊脚石,这就是经济学家常说的 “资源诅咒”。 在柬埔寨许多农民虽然世代耕作某块土地,却拿不出合法的地契。 这种不确定性严重打击了他们的投资意愿,谁会愿意在一片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长期投入呢? 要理解今日的柬埔寨,我们不得不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 1975-1979年的红色高棉时期,这个国家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创伤。 当时实行的极端政策导致近四分之一人口非正常死亡,知识分子几乎被赶尽杀绝。 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被摧毁,社会资本几乎消耗殆尽。而没有信任,就难以形成合作,经济发展自然举步维艰。 战后,柬埔寨又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内战,直到1993年才迎来相对和平。 但战争的后遗症远未消除,基础设施破败,教育系统瘫痪,整个国家的人才储备出现严重断层。 今天的柬埔寨,45岁以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比例远低于邻国,这就是那场灾难的直接后果。 在柬埔寨经商,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笑话:“在柬埔寨,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根据透明国际2023年发布的腐败感知指数,柬埔寨在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58位,属于全球腐败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从开办小商店到驾驶摩托车上路,从孩子入学到家人就医,“额外费用” 无处不在。这种日常性的腐败,不仅增加了生活成本,更扭曲了社会激励机制。 当关系而非能力成为获取资源的主要途径时,最有才华的人往往不会选择通过创造价值来获得成功,而是千方百计地寻租。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腐败导致经济效率低下,贫困加剧,而这又反过来迫使更多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求生。 当然柬埔寨也能成为加工厂,目前确实如此,制衣业已经成为柬埔寨最大的出口部门,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60%以上。 但是,这些工厂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 柬埔寨就像是一个“世界代工厂”,为国际品牌进行来料加工,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一件在柬埔寨生产的品牌服装,出厂价可能是10美元,到了欧美商场标价却变成100美元,而柬埔寨工人能拿到的可能只有1美元的工资。 当全球订单减少时,柬埔寨的制衣厂纷纷关门,数十万工人瞬间失业。 这种低端的经济依赖,让柬埔寨的经济很虚幻,压根就经不起一点波折,靠别人赏饭吃,终究不长久。 柬埔寨对教育也不是那么重视,这个国家的小学师生比高达1:45,远高于东南亚地区的平均水平1:30。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完成基础教育前,就不得不辍学务工。 柬埔寨的中学辍学率长期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教育缺失导致人力资本不足,而人力资本不足又使国家难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这形成了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柬埔寨年轻人,往往选择前往新加坡、泰国等邻国工作,因为那里的薪资水平是国内的数倍。 也就是即便有培育出来的人才,也压根不会留在国内,这怎么能发展下去呢? 不过,柬埔寨也不是完全没有发展机遇。 近年来,柬埔寨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占其外资总额的40%以上,是其最大的外资来源国。 这些投资建设了高速公路、港口和电站,为柬埔寨注入了发展动力。 然而,过度依赖单一国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些人担心,柬埔寨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部分政策自主性。 同时,这种亲密关系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美国曾多次对柬埔寨的民主倒退表示“严重关切”,政治层面也严重阻碍这柬埔寨的发展。 在大国政治博弈面前,柬埔寨这些小国家很难看清真正的道路,别好不容易发展进步了一些,又因为畏惧西方霸权把机会拒之门外。

0 阅读:37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