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默:英国、美国一致认为,中国不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英国首相斯塔默宣布他与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8 17:20:12

斯塔默:英国、美国一致认为,中国不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英国首相斯塔默宣布他与特朗普通了电话,电话中他与美国总统讨论了向乌克兰供应远程武器的问题以及对中国施加压力,以迫使北京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措施。 斯塔默表示,在唐纳德·特朗普对俄罗斯石油实施制裁后,乌克兰的前景明显有所改善。美国立场的收紧能削弱克里姆林宫继续战争的能力。 只能说,斯塔默这话可不是空口白牙的表态,背后藏着英美对俄罗斯能源命脉的算计,更透着对中国采购体量的忌惮,毕竟能真正卡住克里姆林宫 “钱袋子” 的,还得看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的动向。 特朗普之前搞的对俄石油制裁确实搅动了市场,2024 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同比减少了 15%,G7 的 “价格上限” 机制也确实压缩了俄油的溢价空间,让其全年平均油价跌到了 67.85 美元一桶,低于最初的预算预期。 可制裁的效果打了折扣,俄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4 年油气收入反倒同比增长 26.2%,达到 11.131 万亿卢布,这其中中国的采购功不可没。 2024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 1.08 亿吨,占当年总进口量的近五分之一,到了 2025 年前九个月,这个数字已经逼近 9000 万吨,算下来每天有超过 200 万桶俄油流入中国炼厂。 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俄罗斯每天向印度供应的量也才 175 万到 180 万桶,而印度已经是全球第二大俄油进口国。 英美早就看清了,就算把俄罗斯对欧洲的出口砍下去,只要中国这个 “接盘侠” 在,克里姆林宫的能源收入就跌不到哪里去,毕竟 2024 年俄油气收入占财政总收入还有 30.3%,这笔钱正是支撑其军事行动的关键。 之前英美也试过施压其他国家,对印度的手段堪称典型。特朗普在 2025 年 8 月甚至签署行政令,威胁对印度进口俄油加征 25% 的关税,G7 还想联合盟友一起加码,但结果呢? 印度从 2021 年不足 2% 的俄油进口占比,一路飙升到 2025 年上半年的 35% 至 40%,靠着低价购入再加工转售欧洲,三年赚了 170 亿美元的差价。 更讽刺的是,印度最后不仅没停购,还改用人民币结算俄油,把美元踢了出去,让俄罗斯拿着人民币就能买中国的机械设备,反倒成了去美元化的助推器。 这种 “施压翻车” 的先例摆在那,英美自然明白,要想真正削弱俄罗斯,必须搞定中国这个最大买家。 特朗普的制裁看似严厉,号称覆盖了 183 艘油轮和两家大型油气公司,能影响 31% 的俄罗斯 “影子船队” 以及 26% 的原油出口,但实际效果被中国的采购精准对冲了。 2024 年俄罗斯油气收入没降,反而因为卢布贬值和中国的稳定采购扛住了冲击,这让斯塔默和特朗普都清楚,之前的制裁只是 “挠痒痒”,不把中国这块最大的 “蛋糕” 切掉,克里姆林宫的战争机器就停不下来。 乌克兰的前景所谓 “明显改善”,更多是制裁初期的短期效应,随着俄罗斯把出口重心转向亚洲,尤其是绑定中国市场后,西方制裁的边际效应已经越来越弱。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采购完全踩在市场规律上,俄油的 “友情价” 对中国炼厂来说诱惑力十足,就像印度挡不住差价利润一样,中国也没必要放着实惠不捡。 英美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才要搞 “联合施压”,试图用政治手段打破市场逻辑。他们心里清楚,一旦中国停购,俄罗斯失去的不仅是近五分之一的出口量,更是稳定的结算渠道和货币支撑。 现在俄印石油贸易都在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已经冲到 4.74%,要是中国也停了,俄罗斯手里的人民币来源会骤减,想绕开美元制裁都难。 斯塔默特意强调 “英美一致”,说白了就是想靠抱团增加施压的分量,毕竟之前对印度的单打独斗已经失败,这次拉上美国才敢喊话。他们算准了俄罗斯油气收入虽然占比在降,但短期内还离不开这笔钱,2025 年俄政府预计油气收入能到 10.9 万亿卢布,这背后有多少是中国贡献的,英美比谁都清楚。 要是能逼得中国放弃采购,相当于抽走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 “压舱石”,再配合对乌的远程武器支援,才能真正打到克里姆林宫的痛处,这就是他们达成共识的核心逻辑,只不过能不能成,看看印度的例子就知道没那么容易。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