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36年,毛主席警卫员身患重病,医生竟然将他活着推进太平间,毛主席下令

千浅挽星星 2025-10-28 18:13:44

[微风]1936年,毛主席警卫员身患重病,医生竟然将他活着推进太平间,毛主席下令严查,原来医生的真实身份不简单......   吴吉清是革命队伍里一名忠诚的战士,他1909年出生在江西会昌的一个贫苦家庭,当年红军提出“为穷人分地”的政策使他深受触动,毅然决然投身革命,他心里感激组织,也敬重毛主席。   吴吉清小时候没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毛主席知道后,亲手在纸上写下“吴、吉、清”三个字教他,还安排“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教他读书写字,毛主席和组织的这份关怀让吴吉清对革命的忠诚更加坚定。   有一次,吴吉清看到毛主席平时吃的饭菜很简单,心里过意不去,就违反纪律拿了群众家的红辣椒想给毛主席改善伙食,被发现后吴吉清也受到了主席严厉的批评。   毛主席要求他用身上仅有的一块铜板给群众付了钱,这次经历也让吴吉清明白了革命纪律的重要性,不再仅凭朴素的情感做事。   不管是在警卫连当警卫员,还是后来调到中央机关合作社工作,吴吉清都全身心投入,经常不顾休息地干活,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但也正是因为长期这样高强度工作,他的身体渐渐吃不消,患上了重病,持续高烧不退,而他的这场病,却给了潜伏在革命队伍里的敌人可乘之机。   当时国民党特务制定了一份暗杀名单,目标是红军里的骨干人员,吴吉清常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又是品质过硬的干部,就被敌特列为了“第一个试验品”。   而吴吉清发高烧住院期间,真正的威胁不是他得的病,是负责给他治疗的主治医生,谢觉哉等人经常来看望吴吉清,每次询问病情时这位医生都表现得很冷漠,只随口说“恢复需要时间”,从不详细说明治疗情况。   毛主席也亲自来看望吴吉清,他握住吴吉清的手,感觉到还有微弱的脉搏,就对吴吉清的“病情”提出了疑问。   面对毛主席的询问,这位医生说话含糊不清,只说病情不好,只能“听天由命”,这其实不是简单的医疗失误,而是一个更大的阴谋。   原来,这名男医生是国民党在长征期间安插在革命队伍里的间谍,经他治疗的红军伤病员没有一个能活下来,他就是专门执行破坏任务的。   后来另一名被逮捕的女特务张秀英交代,当时延安的医疗系统已经有不少地方被国民党渗透了,这些特务伪装成医护人员,暗中寻找机会对暗杀名单上的红军重要人员下手。   这起阴谋的复杂性更在于,并非所有参与者都是死心塌地的间谍,张秀英本人就是因家人受到胁迫才被迫执行命令,使得革命队伍内部的排查工作更难了。   面对这种隐蔽的内部破坏,革命队伍展现出了很强的“抵抗力”,这种能力首先来自领导者对同志的关心和高度警惕。   谢觉哉是吴吉清的老师,经常去医院看他,发现吴吉清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觉得很不正常,最先产生了怀疑。   毛主席去探病时,只是握了一下吴吉清的手,就从那微弱的脉搏中发现了问题,识破了医生的谎言,从产生怀疑到展开行动,整个组织的反应非常迅速。   后来谢觉哉再去医院时,发现吴吉清的病床空了,就去问医生,医生说“人已经死了,送到太平间了”,谢觉哉赶紧跑到太平间,抓住吴吉清的手,感觉到他还有微弱的心跳,知道人还活着。   消息传到毛主席那里后,毛主席立刻下令秘密彻查,同时还亲自协调当时非常紧缺的药品,全力抢救吴吉清。   调查清楚后,那个主谋医生被枪决;张秀英因为主动交代情况并有立功表现,被判处了有期徒刑。   吴吉清最终康复了,他经常说“是毛主席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句话不只是说毛主席个人对他的关心,更体现了整个革命组织在面对内部破坏时,展现出的高度警惕和自我净化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红色政权能在无数内外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信源:天眼新闻 故事里的长征|毛主席送毛衣:红军是穷苦人民的救星

0 阅读:162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