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法国媒体的消息说,整个中国都在散发一种精神,那就是,别国封锁,它就自己创造,

如梦菲记 2025-10-28 18:16:32

来自法国媒体的消息说,整个中国都在散发一种精神,那就是,别国封锁,它就自己创造,法国媒体强调,美国对芯片的封锁,反倒促成了中国加速创新,加快创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来,这种精神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几十年前就有人预言过,真要是被封锁个十年八年,中国最后什么都能搞出来,当时听着像是壮志豪言,现在看来却是实实在在的预见。   从合成橡胶到程控交换机,从两弹一星到航天对接,每一次被卡脖子,最后都靠自己的力量啃了下来,这些经历积累下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能力,外部压力越大,内部突破的动力就越足。   芯片产业是这几年最明显的例子,美国的封锁可以说是步步紧逼,先是禁售高端AI芯片,后来连代工都要限制,甚至还想管其他国家用不用中国芯片。   英伟达的H20芯片反复横跳,一会儿能卖一会儿不能卖,折腾到最后大家发现性能不行还有安全隐患,干脆就不用了,这些操作本来想着能把中国的科技发展按住,没想到反而激发出了更强的研发热情。   华为的遭遇最有代表性,高端手机芯片被卡之后,销量一度受到严重影响,但也就几年时间,Mate70系列就带着麒麟9010芯片重新杀回市场,全球卖出2000多万台。   这颗芯片用的是14纳米工艺,良率稳定在92%,在当前环境下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   更厉害的是AI芯片昇腾910B,性能达到英伟达H100的85%,价格却便宜三成多,今年第一季度就卖出60万片,拿下了全国算力中心70%的订单。   不只是华为一家在战斗,阿里平头哥的芯片性能已经能和英伟达的产品对标,寒武纪、壁仞科技这些新公司也都拿出了有竞争力的产品,整个行业都在往上冲,形成了群体突破的态势。   而在成熟制程方面,28纳米和40纳米这些常用芯片的需求量巨大,华虹半导体的产能已经到了超负荷运转的状态。   汽车芯片的进展更能说明问题,以前车规级芯片主要靠进口,现在东风汽车和中国信科联合研发的DF30芯片,从设计到装车验证只用了18个月,比国外快了整整一半。   今年前九个月,国产MCU芯片装车数量达到1.2亿颗,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四成份额,比亚迪的IGBT芯片自给率从几年前的10%飙升到75%,全球市场占有率突破20%,这个速度相当惊人。   能有这些成绩,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持续投入,2021到2024年,国产芯片设备投资每年增长42%,大基金把资金重点投向设备和材料这些卡脖子的环节。   北方华创的刻蚀机已经占到国内14纳米产线三成多的份额,上海新阳的高端光刻胶自给率从5%涨到32%,这些以前都是被国外垄断的领域。   庞大的国内市场也在发挥作用,百度、腾讯这些企业愿意使用国产芯片,用完反馈问题,企业接着改进,技术成熟的速度就快很多。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高端光刻胶、EDA设计工具还需要继续攻关,芯片人才缺口超过30万,企业开出80万年薪都招不到合适的人,华为给博士开到91万还外加16万签字费。   但这些困难没有让脚步停下来,高校和企业正在加强合作培养人才,设备自给率今年要突破40%,刻蚀机已经进入全球前三,每一步都在扎实推进。   美国的封锁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中国芯片自给率提升到35%,美国企业自己倒是丢了不少生意,英伟达仅H20芯片就损失168亿美元,在华收入下降40%,这就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C919大飞机的1200多架订单,到北斗导航服务200多个国家,这些成就都在说明同一个道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动手。   法国媒体看到的这种精神,其实就是中国人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不是要跟谁对着干,而是明白关键时刻只能依靠自己,封锁带来的压力,反而让方向变得更清晰,让投入变得更集中,让突破变得更迫切。   这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每一颗芯片、每一个产品里的真功夫,当外部把路堵死的时候,反而逼出了一条更宽广的新路,这或许就是压力转化为动力最好的诠释。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