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把黄金买成最贵周边
“以前觉得黄金老气,现在戴1克多的游戏IP吊坠搭卫衣,又潮又安心”,95后消费者李女士的话,道出了当下黄金消费的新潮流。当金价突破1200元/克、年内涨幅近50%,年轻人却逆势成为购金主力——18-24岁群体金饰拥有率从5年前的37%飙升至62%,95后在部分黄金饰品购买者中占比超7成,曾经的“大妈专属”正被年轻人买成“最贵周边”。
这届年轻人的买金逻辑,早已跳出“传家保值”的传统框架。他们要的是“颜值+情感+实用”的三重满足:生日、纪念日、升职加薪时买件黄金首饰,既是自我奖励的仪式感,也是“悦己消费”的治愈方式;1-3克的轻量化设计打破价格门槛,让“几百元入手黄金”成为可能,日常穿搭、社交分享都能派上用场;而IP联名款的爆发,更让黄金彻底变身“潮流周边”——三丽鸥、热门动漫、游戏主题的黄金吊坠,敦煌纹样、唐马造型的新中式设计,花丝镶嵌、点钻工艺的精致款式,把年轻人的兴趣爱好与审美追求刻进金饰里。这些“黄金谷子”往往以“一口价”销售,部分折算克价比当日金价高880元,溢价背后是年轻人为热爱买单的消费态度。
黄金品牌的“投其所好”,让这场消费变革愈演愈烈。周大福、老铺黄金等品牌纷纷发力“一口价”产品,前者相关营业额同比增长超100%,后者靠古法工艺单品实现1200-1700元/克的溢价仍受追捧;线上渠道成为主战场,直播带货、社交媒体种草精准捕捉年轻群体,小红书“黄金搭配”话题下笔记超10万篇,年轻人在这里分享穿搭技巧,让金饰摆脱“保险柜里的资产”身份,成为日常展示个性的时尚单品;工艺革新更让黄金彻底“去老气”,AI设计、CNC加工让款式更具现代感,非遗技艺与国潮元素结合则满足了文化表达需求,让黄金既是“保值硬通货”,也是“有内涵的周边”。
年轻人把黄金买成“最贵周边”,本质是消费观念的升级:既想要潮流单品的个性表达,又不愿承担纯粹消费的贬值风险,“消费+储蓄”的双重属性让黄金成为最优解。但热潮之下也需理性——IP联名款可能随热度退潮而缩水,高溢价产品在金价波动时或面临反馈波动。对年轻人而言,买黄金不必执着于“贵价周边”,兼顾设计感与性价比、符合自身需求的单品才是首选;对品牌来说,唯有持续深耕工艺创新、挖掘文化价值,才能让黄金在Z世代的消费清单里,既当得了“潮流周边”,也守得住“价值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