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孩火到新华社了!”10月27日,北京,一男孩放学后怕排练啦啦操的女生们挨

小史善始善终 2025-10-29 17:07:19

“这个男孩火到新华社了!”10月27日,北京,一男孩放学后怕排练啦啦操的女生们挨饿,带了一包零食给她们送去,结果在女生的一声声赞美中男孩失去了平衡,摔了一个大屁股墩,妈妈在路对面笑岔气,网友:万花丛中迷失了自我![得意] 一名小男孩提着一袋零食来到学校门口,等待排练啦啦操的女同学们,当女孩们欢呼着跑向他并接过零食时,男孩在大家的感谢声中有些害羞地转身,不慎被校门口的防护链绊倒,摔了一跤,这个意外插曲被在场家长记录了下来。 这段视频捕捉到了儿童间最质朴的情感交流,没有精心设计的台词,没有复杂的动机,只是单纯地想到同学排练可能会饿,就带去了零食。 这个年龄段的社交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他们开始关注同伴需求,并通过具体行动表达关怀,男孩选择用零食分享来表达关心,正是这个发展阶段常见的互动方式,而女孩们积极的反馈,也展现了孩子们接收善意时的自然反应。 这个年龄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尚未完全发育,6-12岁儿童在情绪激动时,大脑对肢体运动的控制能力会暂时下降约15%,这解释了为何孩子常在兴奋时发生小意外。 在数字时代,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显得尤为珍贵,孩子们在真实互动中学习社交礼仪、情绪管理和非语言沟通,这些是虚拟社交无法替代的成长体验。 这个视频一出来,评论区可太热闹了,简直比小品还精彩,好多人都被这小男孩逗得不行,评论区十分热闹。 “孩子,你这辈子最漫长的三秒钟,全国网友都帮你记录下来了。” “本以为是个王者,没想到最后给大地母亲磕了一个。” “这充分证明了‘捧杀’的威力,在一声声帅哥中逐渐迷失了方向,脚下的路都看不清了。” “这场景太真实了,换做是我,在那么多女生面前估计也得紧张得同手同脚。” “重点不是摔得有多尴尬,而是他愿意专门带零食去分享的这份心。” “别看现在笑话他,这样的孩子心里有别人,长大了肯定差不了,我要是对面那个笑岔气的妈妈,心里其实骄傲着呢。” “太真实了,像是每个人童年记忆的某个片段。” “我们可能都经历过那种想表现一下,结果不小心“演砸了”的瞬间,但这种不完美和笨拙,让人觉得特别亲切,一点儿也不假。”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直接,他对同学好,就付诸行动,用一包零食来表达;收到感谢会开心得飘飘然,出了糗就结结实实地趴在地上,这种不掺任何杂质的真诚,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看完视频心情都变好了,这种纯粹的快乐和善意,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珍贵。” 如果你是这个男孩的家长,回家后会怎么跟他聊这件事呢?是和他一起哈哈大笑,还是趁机给他上一堂“低调做人”的小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信源:新华社

0 阅读:301

猜你喜欢

小史善始善终

小史善始善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