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星舰一旦成功,将彻底终结中国卫星发射海外订单。星舰成功意味着什么?会对中国海外卫星发射订单产生多大影响? 马斯克从2002年揣着1.65亿美元闯航天圈时,就认准了“可重复使用”这条死理。头几年猎鹰1号炸得他差点破产,2008年第四次试飞才勉强入轨。 这种说法太夸张了。星舰确实厉害,但说它能彻底打垮中国航天,那是把商业航天想得太简单了。 看看Space X怎么起来的。一路炸过来的,猎鹰1号炸了三次,星舰试飞也炸过好几回。这种敢摔敢试的玩法,确实把成本砸下来了。现在猎鹰9号发射一次报价大概六七千万美元,比很多国家便宜一半还多。这是实打实的优势。 但商业发射市场不是光看谁便宜。客户挑火箭,心里有本账。有些卫星特别金贵,比如好几亿美元的高轨通信卫星,或者军用的侦察卫星。这种单子,客户最怕的就是闪失。中国长征火箭这几年成功率一直很高,去年二十多次发射全成功。这种可靠性,是拿时间一点点攒出来的信任。星舰现在还没证明自己能稳定复飞,短期内想抢走高价值卫星订单,难度不小。 再说国际关系的影响。美国自己的ITAR条例卡得特别严,很多涉及敏感技术的卫星根本不让Space X发射。像巴基斯坦的遥感卫星,孟加拉国的通信卫星,都是找中国发的。这些国家跟美国关系一般,技术合作上有限制,自然就流向中国市场了。地缘政治给中国留了一道护城河。 中国自己也没闲着。可回收火箭这块,长征八号R去年成功回收了助推器。虽然比Space X晚了好几年,但总算跟上了。几家民营航天公司,比如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也成功入轨了。技术差距有,但没到绝望的地步。 低轨星座订单确实压力大。星舰设计运力超过100吨,能一次扔好几百颗小卫星上天。对那些拼组网的互联网星座来说,吸引力太大了。一网公司已经转投Space X了,以后类似的单子可能会越来越少。 但市场也在变大。现在全球每年都要发射几千颗小卫星,蛋糕做大了。中国能抢下一块就行,不一定要跟星舰硬碰硬。比如专打中小卫星市场,用快舟、双曲线这些灵活的小火箭,提供快速响应服务。这也是条路子。 外媒老爱唱衰中国航天,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年说国际空间站不带中国玩,中国自己就搞不出空间站。结果呢?天宫现在不也建起来了。航天这事,比的是长跑,不是短跑。 星舰成功了是好事,逼着大家进步。但说它一家通吃,那是不可能的。全球发射需求多样得很,有的图便宜,有的图可靠,有的图政治安全。中国航天有自己的基本盘,有国家任务托底,有长期积累的技术口碑。丢一些订单难免,但说到终结,那真是想多了。 说到底,航天竞争不是零和游戏。Space X把发射成本打下来,反而可能刺激出更多发射需求。关键是自己不能乱,该攻关攻关,该降价降价。中国航天走过的路也不短,耐得住性子,才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GGG
等成功率到九成再说
微笑的命运
最新消息是美国宇航局事实放弃了星舰登月,与其他公司签署了登月合同
未来星
截至2025年7月31日,SpaceX公司共进行了535次发射任务,成功523次,失利12次,成功率为97.76%。 从不同型号来看,猎鹰重型火箭11次发射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猎鹰9号火箭发射次数较多,其中猎鹰9号Block 5截至2025年,累计发射502次,成功496次,失败6次,综合成功率为98.8%。根据公开信息,近一年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表现出色。 2024年中国长征系列火箭承担了49次发射任务,成功48次,成功率为97.96%。2025年截至10月26日,中国航天共进行了66次发射,其中成功65次,失败1次,成功率为98.48%。
张衡
现在中国国外发射订单也很少啊,美国制裁威胁啊,典型的科技霸凌。对待这种现象只有超过他打到他,才有活路。也就是我们现在有的路,没什么可说,再苦再累再难,都是自己的路,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这样。汉奸观望的可以提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