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将军牺牲后,他手下王正均和林志森第一反应不是逃命,而是赶紧把密码本撕碎泡烂冲下水道,防止情报泄露。 他们知道特务马上要来,自己肯定活不了,但只要文件毁了,其他同志就有机会活下来。整个过程俩人一声不吭,异常冷静。 后来被捕,各种酷刑都上了,还威胁家人,但他俩死不开口,就一句"不知道",硬是没出卖组织。 你可能不知道,这俩人跟吴石将军不只是上下级,还是实打实的福州同乡,这份乡情在隐蔽战线里比钢铁还硬。王正均1924年生在福州三坊七巷,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早逝没钱安葬,他愣是把妹妹送了童养媳才凑齐丧葬费,后来靠给人写文书混口饭吃,抗战胜利后才进了国民党文职系统 。林志森比他大五岁,是吴石的作战参谋,1919年生的,俩人都是聂曦举荐进的情报组,一个管文件处理,一个做作战协调,配合得特别默契。 1950年6月吴石牺牲那天,王正均是从电台里听到的消息,手当时就抖了,可他没敢哭,绕着小巷子抄近路跑到林志森住处。那会儿蔡孝乾早就叛变了,保密局顺着线索抓了四百多人,整个台北的地下联络点都在发抖。他俩关紧门拉上窗帘,从床底翻出那个蓝布包,里面除了密码本,还有几卷没来得及送走的缩微胶卷,全是台湾防务图的关键线索 。 林志森拿剪刀把纸页剪得比指甲盖还碎,王正均往搪瓷盆里倒开水泡。正搅着成纸浆呢,楼下就传来特务的踹门声,林志森手忙脚乱往马桶倒,老式马桶水压小,冲一次留一点,王正均赶紧兑冷水搅成稀糊,压低声音说"慢点儿,堵了就完了",硬是冲了三次才放心 。他俩心里门儿清,逃是逃不掉的,蔡孝乾供出的名单里早有他俩名字,毁了文件,至少能保住还没暴露的同志。 没几天特务就把俩人抓了,审讯室里鞭子抽、烙铁烫,王正均的后背全烂了,林志森的胳膊被打得抬不起来。特务拿家人要挟,说要把王正均五岁的儿子抓来,他攥着拳头咬出血,也只说"我就是个打杂的,啥也不知道"。林志森更硬气,受刑时直接哼起福州民谣,特务骂他疯了,他反倒唱得更响,那是在跟特务叫板呢。 本来军事法庭没找到实锤证据,给王正均判了七年徒刑,连看守都跟他说"熬过去能团聚"。可蒋介石看到卷宗,红笔一勾改成十五年,没过俩月又划掉,直接写"死刑",旁边还批了句"吴石心腹必知情,留之恐后患"。哪儿是真有证据,分明是吴石案让他丢了脸,想拿这俩小人物杀鸡儆猴,震慑那些有异心的人。 1950年8月10号,离吴石牺牲刚俩月,俩人被押到台北马场町刑场。王正均临刑前要了支烟,抽完把烟蒂一扔,腰杆挺得笔直,手里攥着家人的照片,边角都捏皱了。林志森才31岁,王正均也才27岁,俩人五花大绑拍的照片里,没有半分惧色,全是不服输的硬气。 后来过了几十年,王正均2011年被追认为烈士,林志森的名字在70年后才被家人从无名碑上找到。都说吴石将军伟大,可这些没头衔的年轻人更让人揪心,他们不是天生不怕死,是心里的信仰比命重,宁肯自己当牺牲品,也不松口卖同志。蒋介石的红笔能改判决,却改不了他们的骨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