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陈独秀58岁的女儿陈子美身绑5个空油桶,带着小儿子偷渡香港,9个小时后,母子俩奇迹般抵达目的地。 这事儿听着惊心动魄,可对陈子美来说,是逼到绝路的唯一选择。她1912年生在安庆,打小就跟着陈独秀和母亲高君曼辗转上海、北京,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 。 13岁那年,父母失和,她跟着母亲搬到南京破草屋,日子苦得揭不开锅。母亲身体不好,父亲给的补贴根本不够用,她只能早早辍学,去山东半工半读学收发电报,才算有了糊口的本事。 后来嫁了第一任丈夫张国祥,本以为能安稳下来,没想到对方早有妻室,骗了她好些年。抗战爆发后一家子逃难,她一边带五个孩子,一边还要学接生补贴家用,可丈夫还是在外头找了新欢 。 离婚时张国祥找流氓威胁她,连一个孩子都不让她带走。那段日子,她在上海街头“跑单帮”,风里雨里挣口饭吃,心里的苦没地方说。 好不容易再婚嫁了李焕照,生了两个儿子,本想踏实过日子,可“陈独秀之女”这身份始终像块石头压着她。1961年她从山东捎点货,就被当成“投机倒把”抓了,挂着大牌子游街示众 。 文革一来更没好日子过,造反派天天批斗她,连两个小儿子在学校都被人欺负。丈夫后来也被抓进了大牢,家里彻底垮了。 她不是没试过走正规途径出境,可那会儿申请要层层政审,她这身份连材料都递不上去。当时香港和内地收入差着百倍,宝安农民一天挣7毛,香港能挣70块,好多人都冒着险往那边跑。 那五个铁皮油桶是她攒了半个月废品换来的,洗得干干净净,生怕油污影响浮力。出发前夜,她给小儿子缝了件厚棉袄,自己就穿件打补丁的单衣,大鹏湾的深秋海水能冻透骨头 。 好在当时香港有“抵垒政策”,只要跑到市区就能留下,母子俩才算有了落脚地。在香港纱厂做工攒了点钱,还开了个托儿所,本以为熬出头了,1975年又传要遣返偷渡客,只能再想办法去美国。 到美国后她在华人家里做女佣,1982年总算买了个小公寓,结果生病住院时积蓄全被偷了。晚年欠了公寓费被起诉,走投无路才敢跟媒体说自己是陈独秀的女儿,这才拿到援助 。 2004年她在纽约医院去世,身边连个亲人都没有,遗体放了一个多月才由教会安葬。一辈子颠沛,全是被身份和时代逼的,她那股倔强倒是随了陈独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