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几把刺刀同时刺进了国军79军军长王甲本的腹部,这位打了半辈子仗的将军

谈古论今朝 2025-10-30 02:54:31

1944年,几把刺刀同时刺进了国军79军军长王甲本的腹部,这位打了半辈子仗的将军,就这么倒在了山道上,成了整个抗日战争里,牺牲在白刃战中的最高将领。 王甲本是打小在军营氛围里泡大的,父亲王国栋跟朱德、范石生都是云南讲武堂的同学,还参加过云南重九起义,这种家学渊源让他打心底里刻着“报国”两个字。17岁那年父母双亡,靠着家族资助和父亲好友引荐,他考进了云南讲武堂炮兵科,1918年毕业时门门功课全优,直接就跟着滇军上了战场 。谁也没想到,这个从乌蒙山区走出来的青年,后来会把大半个抗战史刻进自己的军旅生涯。 抗战爆发前他已经在陆军大学深造过,淞沪会战打响时,他是98师副师长,带着部队从武汉连夜奔赴上海宝山前线。日军飞机炸得阵地抬不起头,他亲自抱着重机枪往日军堆里扫,弹片溅得胳膊全是血也没退后半步,战后直接升任师长 。这之后的十几年里,正面战场22场会战他打了11场,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常德战役全有他的身影,“硬仗将军”的名号在军中没人不佩服。 第三次长沙会战那回最解气,他带着98师追杀日军11天,从湖南追到江西又到湖北,日军尸体堆得像小山。战后他让人挖了大坑把敌尸埋了,立块“倭寇万人冢”的石碑,就是要让鬼子知道犯我中华的下场。他不光对敌人狠,对友军还特别实在,1938年跟新四军罗炳辉部合作抗敌后,见对方弹药紧缺,直接送去20万发子弹,嘴里还念叨“都是打鬼子的,分什么你我” 。 1944年豫湘桂战役成了他的最后一战。79军奉命在东安阻击日军,没想到几千日军化装成友军和农民,偷偷摸向了军部。当时警卫连大多派去支援前线,身边就一个手枪排,部下劝他先撤,他指着山下转移的友军骂:“我一撤,鬼子追上去,多少兄弟要送命!” 。手枪很快打光了子弹,他抄起身边士兵的大刀就冲,双手被刺刀戳得露出白骨也没松手,最后身中32刀,倒在山口铺的山道上时眼睛还圆睁着。 最让人动容的是百姓的心意。当地村民刘理谷见将军遗体没人管,把自家给长辈准备的寿材献了出来,跟副官吴镇科一起埋在芭蕉村后山上。刘理谷临死前交代儿子要守好墓,这一守就是三代,如今刘孟江还常去清理杂草,说将军是自家亲人。他牺牲后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上将,故乡富源把主干道改叫“立基大道”,他当年捐资建的清溪中学,现在成了富源一中,校门口“振铎树人”的题词还是他写的 。 有人说他傻,一个军长犯不着跟士兵一起拼刺刀。可他早在陆军大学时就说过,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将领先逃了,部队还有什么士气?2014年他入选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2025年儿子王宁生捧着他的照片参加抗战胜利阅兵,这或许就是对他最好的告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顽石

顽石

3
2025-10-30 05:48

将军千古!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