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枭龙”:亚美尼亚计划采购俄制苏-30,但不向莫斯科购买 10月29日,《防务快讯》报道称,亚美尼亚正考虑额外采购俄罗斯苏-30战斗机,以应对阿塞拜疆计划引进的JF-17C“枭龙”战斗机。此次采购的是印度生产的新型苏-30,为原来自俄罗斯采购的苏-30MKI的升级改型。该交易已处于最终阶段。合同将涵盖8至12架战斗机,价值估计为25至30亿美元。 亚美尼亚这波操作看着绕,实则全是被现实逼出来的算计。首先得看清俄罗斯那边的状况,不是不想卖,是真没精力好好伺候。 就说白俄罗斯 2021 年签的苏 - 30SM 订单,原计划 2022 年 10 月交付,结果拖到 2024 年才低调交完,整整迟了两年。 现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航空工厂的产能基本都堆给了出口订单,哈萨克斯坦还等着 4 架,俄军自己都一年多没接到新的苏 - 30SM2 了,这种情况下亚美尼亚要是找莫斯科下单,怕是等阿塞拜疆的枭龙都形成战斗力了,自己的战机还在生产线排队。 再看印度产的苏 - 30MKI 改型,虽然挂着 “印度国产系统” 的标签,听着有点玄,但底子确实扎实。 这机型本就是俄印联合开发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有俄罗斯特许授权生产,自家都列装了 260 架,生产经验摆在那,最近还刚签了 12 架新订单,产能肯定比忙着应对特别军事行动的俄罗斯充足。 升级后的型号更是针对性拉满,那台代号 “雪豹” 的 N011M 雷达,对空中目标迎头搜索距离能到 140 公里,还能同时跟踪 24 个目标,比枭龙 JF-17C 的雷达探测范围明显占优。 更关键的是它能挂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290 公里的射程能直接打到阿塞拜疆腹地,这可是枭龙现阶段没法比的远程打击能力。 对抗枭龙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催命符。阿塞拜疆引进的 JF-17C 虽然灵活,但毕竟是中型机,最大起飞重量还不到 20 吨,而苏 - 30MKI 改型能扛到 38.8 吨,12 个挂点能挂 8 吨弹药,作战半径更是达到 1400 公里,比枭龙多出近一半。 2020 年纳卡冲突里,亚美尼亚就因为空中力量太弱吃了大亏,这次要是等俄罗斯的货,黄花菜都凉了,印度这边交易都到最终阶段了,说不定半年内就能交货,这速度差才是致命的。 至于价格,25 到 30 亿美元买 8 到 12 架,算下来单价快 3 亿美元,确实比俄罗斯原版苏 - 30SM 的 1 亿美元贵不少,但亚美尼亚认了。 毕竟印度能给现货保障,还不用看俄罗斯的脸色 —— 之前纳卡冲突时俄罗斯的暧昧态度,让亚美尼亚心里早有疙瘩。 再说印度的苏 - 30MKI 改型还集成了自家的塔朗雷达预警接收器,虽然印度国产装备常被吐槽 “万国牌拼凑”,但好歹是针对性升级过的,对付枭龙的 PL-15E 导弹也算有还手之力。 更有意思的是俄印这层关系,俄罗斯刚提议和印度联合造苏 - 57 隐形机,说能用苏 - 30MKI 的生产线,这种时候自然不会拦着印度卖苏 - 30 改型,等于间接给亚美尼亚开了绿灯。 反观阿塞拜疆的枭龙,虽然性能不错,但面对重型且带超音速巡航导弹的苏 - 30 改型,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亚美尼亚这步棋看着绕远路,实则是掐准了时间差、产能差和地缘差,毕竟在边境对峙里,战机早一天上天,腰杆就能硬一分。

王平
印度产的,还没有飞两公里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