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告诉他的国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敢于反制美国关税,而加拿大是其中之一。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30 14:03:13

加拿大总理告诉他的国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敢于反制美国关税,而加拿大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国家是哪个他没说。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全世界都在看着中国怎么做,嘴上不说,心里我认为还是有点佩服的。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曾公开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仅有两个主权国家具备对美国关税采取反制措施的立场与行动,加拿大便是这两个国家中的一员。 尽管这番话里没点出具体是谁,但外界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它就是在拐弯抹角地说中国。然而,将两者的反制并列,会掩盖其背后战略杠杆的根本差异。 加拿大的反击是一场基于现有规则的战术性抗议,而中国则在运用其独特的经济结构,进行一场旨在重塑规则的结构性博弈。 反制行动的底气源于各自的经济结构,这个“杠杆支点”决定了加拿大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处境。加拿大与美国在经济领域存在深度绑定关系,两国供应链体系更是呈现出高度交织的特征。 这种结构性关联直接限制了加拿大在实施反制措施时的实际作用范围。 渥太华虽在2025年对美国汽车与乳制品等加征关税,但行动始终谨慎,意在规避全面冲突。例如,面对美国施压,加拿大便暂停了数字服务税。 这种有限的反击,更多是为了换取特定妥协,最终以25%的汽车关税换来了美国农产品市场的永久准入。 从战略博弈的全局视角审视,中国所具备的战略杠杆效应,在维度与跨度上均展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 该国所拥有的广阔内需市场,叠加其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中占比近 30% 的庞大体量,共同构筑起了坚实稳固的发展支撑点。 凭借这一点,中国的反制不再受短期得失束缚,能更从容地聚焦长期目标。从2018年开始,中国便对美国展开对等回击,并迅速从巴西、阿根廷找到替代农产品供应,展现出强大的战略韧性。 两国在反制工具的选择上,也泾渭分明。加拿大动用的是关税、配额等传统“对称性武器”,中国则开辟了控制全球价值链关键节点的“非对称战场”。 加拿大的反击集中在木材、乳制品和汽车等传统领域,通过设置出口配额或联合他国争夺定价权施压,这些手段仍在贸易博弈的常规范畴内。 相较于美国,中国的战略布局展现出更强的深远性,其核心切入点精准锁定了美国经济在特定供应链环节上存在的结构性依赖。 在全球稀土产业格局中,中国的产量占比高达七成,稳居核心供应地位。与此同时,针对镓、锗这类对高端制造至关重要的材料,中国已正式启动出口管控措施。 这直接动摇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根基,曾导致F-35战机生产线暂停,迫使英特尔在华芯片代工业务暴跌62%。 同时,中国将庞大市场作为武器,通过补贴和税收优惠等规则,要求在华美企使用宁德时代等本土电池。这不仅助推特斯拉上海工厂2025年产能突破百万辆,更以此推动了“产业链重构”,其威力远超关税本身。 强大的战略杠杆能够撬动全球格局,其连锁效应超越了双边范畴。中国的非对称反制,正在美国主导的联盟体系中制造离心力。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呼吁“勇气”,现实却是经济依赖与政治立场的矛盾。2025年,德国汽车对华出口占比升至41%,中欧贸易额高达6820亿欧元,这让欧盟在经济上难以站队。 与中国产业链深度捆绑的日韩也选择沉默。 在亚太,越南等国为确保能源安全,转而从中国广西采购天然气,这种务实的“经济实用主义”正在瓦解美国的“印太战略”基础。 反作用力同样传导至美国国内,中国对大豆的精准打击,曾让美国农场主损失惨重,构成政治压力。 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里,正切实感受着由现实带来的压力与苦楚。 至2025年9月,美国普通家庭年均支出增加4200美元,食品价格上涨13%,密歇根州一位汽车工人的养老金账户甚至缩水了40%。这戳破了关税能够保护工人的政治叙事。 信源:被质疑身段柔软,加总理恼了:全球仅两国敢对美加税,我们就是其一 2025-10-17 观察者网

0 阅读:42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