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完了,1名乌军士兵配13名指挥官,指挥官却不会被降级 10月28日消息,乌克兰

糖心萌喵 2025-10-31 08:53:03

死完了,1名乌军士兵配13名指挥官,指挥官却不会被降级 10月28日消息,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戈尔边科在电视节目中表示,乌军前线某些营中已经几乎没有步兵,有的单位120人中仅7名士兵,其余全是指挥官、通信员,甚至出现了一个士兵配13个指挥的荒诞场景。 仗打了这么久,乌克兰最缺的就是人,尤其是冲在一线的步兵,缺到啥程度呢?有的营按理说该有200多人,但现在能打仗的步兵就剩下不到40个,防线都快填不满了。为啥会这样?仗打得实在太久了,也实在太残酷。最要命的是,有经验的老兵和基层军官损失惨重。 有调查说乌军在过去一年多已经损失了差不多一半的军官,如果算上排长、连长这些基层指挥官,损失比例能高到吓人的70%。这些骨干都是在实战中磨出来的,他们一牺牲,部队的魂就散了。 步兵都快打光了,那为啥指挥官反而剩下一大堆?这里头有说道。一方面,指挥官毕竟不会每次都亲自冲到最前线挨枪子,相对存活几率高一些。另一方面,乌克兰之前为了快速补上指挥缺口,把不少人送到西方国家去接受了两三个月的速成培训,然后就提上来当军官了。 但这种“速成指挥官”严重缺乏实战经验,真遇到复杂的战场情况,根本不知道怎么随机应变,结果就是指挥官数量看着不少,但指挥水平参差不齐。 更麻烦的是,这种“官多兵少”的畸形结构带来一连串恶果。你想啊,一个士兵可能得同时听好几个上级下达指令,到底听谁的?战场上一秒钟都耽误不起,这种混乱的指挥链简直要命。而且,步兵严重短缺,意味着剩下那些士兵根本没法从火线上撤下来休整。 本来在恶劣天气下,步兵大概三天左右就应该轮换一次,但现在因为缺人,部署时间被不断拉长。 士兵们精神上和身体上都疲惫不堪,天气条件又差,炮击还不断,这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是巨大的折磨。人都快累垮了,却没人能替换他们,士气肯定一落千丈,生病、冻伤的情况也越来越多,防线自然就变得脆弱。 这种疲惫之师,有时候连自己的阵地都守不住,这就让在兵力和弹药上都占优势的俄军找到了机会往前推。 再说说那些“速成军官”。他们虽然经过了短期培训,但缺乏实战历练,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复杂局面,往往难以有效指挥。这导致乌军的进攻有时显得缺乏组织,士兵们虽然顽强,但指挥官却缺乏在战场上指挥部队的必要技能,从而遭受了巨大损失。 除了人不够,武器弹药也缺得厉害。有个部队的指挥官吐槽,他们被调到前线一个新地方,结果只领到两门榴弹炮用的10发炮弹。连泽连斯基都承认,因为欧洲生产跟不上,加上美国的援助卡在国会,乌军拿到炮弹的速度慢了很多。没有足够的炮火支援,步兵在阵地上硬扛,伤亡可想而知。 其实关于动员多少新兵的问题,乌克兰高层内部也有分歧。之前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曾告诉泽连斯基,需要将近50万新兵,但泽连斯基私下和公开场合都否认了这个数字。泽连斯基希望军方给出更充分的理由说明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同时也担心政府财政无法负担这么多人的军饷。西方伙伴的财政援助通常不能用于支付军饷,而乌克兰的预算已经非常紧张。这种高层在动员问题上的摇摆和公开争论,无疑会激怒前线的军人,让他们感觉后方并不清楚前线的危急状况。 即使有新兵补充进来,也往往是远水难解近渴。一个新兵训练严重不足,是否派他们上战场就成了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前线急需增援,另一方面新兵可能因为缺乏经验和技术而轻易受伤或阵亡。一位营指挥官透露,他们在过去五个月里只接收了五名新兵。这种兵员补充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的速度。 所以你看,戈尔边科议员曝出的“1个士兵配13个指挥官”这种极端情况,虽然听起来荒诞,但确实是乌克兰军队目前面临的系统性困境的一个缩影。它背后是惨烈的人员消耗、畸形的队伍结构、紧张的官兵关系、迟缓的动员以及紧缺的资源。这种扭曲的局面不改变,乌军在战场上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0 阅读:44
糖心萌喵

糖心萌喵

糖心萌喵